——献给已逝去而存活的苏东坡先生
胡隽
浪迹天涯的孤魂,那是寻求心灵慰藉的归宿,或为人类、或为生灵;或为大众、或为自己。每当我读到《随记集》的时候,感概苏东坡永远就是一个流浪者,不管是怀才不遇亦或是不合时宜,他永远是在颠沛流离中寻找真理和现实;在尘世间孤独的漂泊和生活着。
1100年,也就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苏东坡曾自嘲总结自己的一生是“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的一生在不幸和挫折中定格在这被贬的三个地方,他没有屈服。这是一个多么孤傲的灵魂,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造就了他的名垂千古。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仿佛感觉到了苏东坡历经苦难却从不言说,只将内心的郁闷写成《蝶恋花》诉说给妻子王朝云,妻子听到也很坦然,妻子的笑声消失后苏东坡就极端的失落。作为丈夫,他是坦诚而真实的;作为人生的失意者,他是积极乐观的,“天下总有客我之地”,这就是他孤独但更孤傲的灵魂。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恩子自知”,我仿佛又看到了苏东坡和儿子共处一室谈今论古,以慈祥父亲的身份告诉儿子一些做人的道理。他依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他又是一个极不平凡的人:他的一生涉及建筑、文学、绘画及众多领域。因为领略万卷书,才有至今几乎所有行业都有他的足迹。作为父亲,他是博学而教导有方的;作为诗人,他是才腹便便又涉猎广泛的。这是他孤傲但又善良的灵魂。
历经众多苦难与失意后,仍“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我感悟到了苏东坡骨子里的那种洒脱气质。他不仅多愁善感,更是有躯体灵魂、有故事也有酒的文化艺人……. 哪怕命运多么的对他不公,他依然会排除重重困难以最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他好与自然为友,每每沉醉其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他热爱自然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有时候的确也很心疼苏轼先生:明明有能力富有诗书却不去自哗;明明有能力主政一方却永远在流浪。我想,他的灵魂一定很孤独;我想,他的灵魂又绝对不会孤独!因为他漂泊千里的灵魂永远不会屈服于世故。这就是一生的东坡,这就是东坡的一生…… 正是这个孤独的灵魂让苏东坡从千年而红到现在,从长安走向大江南北,从一个抱负的少年到暮年而后逝去…… 重新拜读苏东坡,感觉他的千年孤魂永远就不会孤独,因为它凝聚了人类的善良灵魂。
作者通联:湖北巴东一中高三(1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