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2日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次全体会议通过)
巴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是我县在新阶段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中长期规划,是指导我县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纲。
第一章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第一节 “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估价
“十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的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一、主要成就
(一)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到2005年,全县现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54.15%,年均增长7.2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39%、12.91%、9.20%。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0年的42.8:25.2:32调整为35:31:34。实现全地域财政收入20357万元,比2000年增长99.91%,年均增长14.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506万元,比2000年增长21.88%,年均增长4.0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0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01元,比2000年增长46.55%,年均增长7.9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5元,比2000年增长8.58%,年均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亿元,比2000年增长34.58%,年均增长6.12%。农村初步形成了畜牧、蔬菜、药材、干鲜果、烟叶、茶叶等六大支柱产业。水电、农产品加工、矿产、建材四大工业体系初具雏形。全县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6.8万人,营业收入达到16.7亿元,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37.5%。旅游业发展较快,五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175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75亿元,神农溪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和全省“十佳”景区。
(二)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58亿元(不含水布垭水电工程和铁路、高速公路建设)。改造和新修二级公路290公里、乡村公路381公里,新修通村油路150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753公里,比2000年增加814公里,增长27.7%。已通公路村456个,通达率92.7%,通村公路达1984公里。巴东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港口复建工程全部结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进展顺利。实施了农村人口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5.33万人的饮水困难。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1万千瓦,全县总装机容量达到5.32万千瓦;实施了农村和县城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各类线路9954公里、配电台区1346个、变电站13座,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完成“长治”综合治理面积190.42平方公里。实施生态环境、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完成人工造林8.46万亩、封山育林37.8万亩、退耕还林18.83万亩,全县225万亩森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54.6%。以沼气池建设为主的生态家园达2.3万户。全县拥有固定电话3.16万部,移动通信基站达115个,信号覆盖率达98%,用户达6.8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2.01部/百人,宽带传输网络用户2828户。县城顺利完成整体搬迁,乡镇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功能基本完善。城镇化水平达到21.71%。完成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建设,启动了部分集镇水污染防治工程。
(三)移民迁建工作卓有成效。三峡库区移民累计完成动态投资17.31亿元,搬迁安置移民3.89万人,生产安置移民1.18万人,迁建房屋面积153.39万平方米,工矿企业全部完成搬迁改制,库区道路、电力、通信等功能按期恢复,完成了县城和淹没乡镇的整体搬迁,满足了三峡工程135米和139米蓄水的要求。三峡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通过国家和省级验收。水布垭库(坝)区累计完成移民投资2.11亿元,搬迁安置移民4465人,生产安置移民4162人,专业项目复建达标升级,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科技事业迅速发展,完成科技攻关项目63个,转化推广科技成果38项,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5.8%。基础教育进入全省先进县行列,“普九”通过省级验收。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州第一,高中阶段五年为各类高校输送学生5331人,其中1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民办教育发展很快。新建校舍3.21万平方米,消除危房4.36万平方米,完成了校校通工程。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形成。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搬迁结束,新修了广场、体育场、老年活动中心等文化体育设施,群众文化体育生活不断丰富。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5%,步入全省先进县行列。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2‰以内,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保险运行得到规范,建立了社会救助机制。
(五)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结束,县域经济民营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从2005年起农业税全部取消。“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成立了行政服务、综合招投标、政府采购、经济发展环境投诉“四个中心”,按要求取消、下放、转移、合并了行政审批事项。教育、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受企业改革、自然条件和资金的影响制约,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横向差距越来越大。2004年,全县人均GDP只有4582元,仅占全省平均水平的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全省分别低3182元、17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全省分别低1141元、1371元。“十五”期间我县GDP平均增速为7.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5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化水平低,企业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粗放,亏损严重,经济效益不高。三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农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四是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仍然十分落后,制约经济的发展。五是改革任务重,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财源建设后劲乏力,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就业压力大,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第二节 “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从“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
(一)“十五”期间奠定了较扎实的基础,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五”时期,全县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兴县富民的第一要务,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经过多年努力,畜牧、蔬菜、药材、干鲜果、烟叶、茶叶等农业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逐渐壮大,为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业经济四大工业体系(水电、农产品加工、矿产、建材)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企业改制基本结束,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我县加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家政策的倾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是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将更加优惠实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的整体面貌。特别是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工作方针,对以农为主、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我县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二是国家确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对我县发展十分有利。“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持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等,都是我县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三是国家加大基础产业建设的力度,有利于我县资源型经济的发展。煤炭、水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只要坚持合理规划、保护环境、有序开发,我县的资源优势将得到很好的发挥。四是国家对解决三峡库区产业化问题和对库区的后期扶持政策含金量大。这些政策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县新一轮的发展。
(三)重点项目的拉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十一五”期间,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将进入投资高峰期,209国道、宜巴线、巴巫线、巴鹤线的改造升级将全面完成,将从根本上解决交通瓶颈;水布垭电站将正式投产发电,沿渡河、桥河、后河、泗渡河、支井河等流域将逐步得到开发,一批电站的投产发电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电力供应不足的状况,有力地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三期四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生态建设项目、库区水污染防治三期项目将全面启动。一大批重点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拉动消费,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县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十一五”时期,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将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转变,绿色消费成为潮流,人们追求纯天然、有机、营养、安全、无公害的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的快速兴起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变化为我县绿色经济和旅游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加大。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压力和风险进一步增大。我县经济规模小、水平低、效益差,在低起点上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抵御市场冲击的压力加大。
(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我县属贫困地区,用于支持发展的资金有限。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更加严格,信贷投入规模小,企业融资困难。企业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科技创新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
(三)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业板块经济虽然已初具规模,但龙头企业规模小,加工转化能力弱,有些产业甚至还没有龙头企业,难以给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工业经济规模小、生产设备落后,生产工艺简单、粗放经营,亏损严重,市场竞争力弱,而且与周边县市产业雷同现象十分突出,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即将淘汰出局。旅游业接待游客虽逐年上升,但大都是过境游,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从总体上看,我县“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面对机遇和挑战,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紧紧抓住和切实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挑战,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在“十一五”期间赢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三节 “十一五”时期发展战略定位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
打基础、调结构、提速度、壮实力”的重要时期。
在发展阶段上,“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发展仍然处在量的增长时期、处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仍然是巩固扶贫成果、稳定解决温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的阶段;仍然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的提速阶段。
在发展目标上,“十一五”时期,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使我县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全省山区经济强县,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小康。
在发展战略上,“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要全面实施“五三”发展战略。即:抓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力度、构建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格局“三大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壮大特色农业、水电、旅游“三大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三化”进程,努力把巴东建设成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贸易区、国际精品旅游区、优质生态环境保护区“三大名区”,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之间,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三大良性循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二章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
总体要求及奋斗目标
第一节 指 导 思 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切实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努力落实“五个统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着力工业兴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三大任务,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共同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节 基 本 原 则
一、坚持又快又好发展的原则。发展是硬道理,必须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一切问题。注重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既要抓住机遇壮大经济规模,实现量的扩张,又要坚持从推动科技进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科学管理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不断调整优化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二、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原则。既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和阻碍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又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能够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产业,大力培育有实力、有效益、有竞争力、有后劲力的生产项目,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三、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扎实稳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断壮大县乡财政实力和自给能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科技的开发和运用,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关心弱势群体,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 发 展 目 标
“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基础设施条件及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总量。到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000年价)年均增长9%,达到34.22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2.5%、14.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达到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全地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均增长10%。
到2020年,力争全县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
——经济结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26.7:39.3:34;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65%以上。
——社会事业。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8%,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70%,人均受教育年限达8年以上;科技进步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基本建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医疗卫生保健水平明显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以上,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以上;努力提高安全饮用水普及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4万人;解决6.5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和14.09万低收入人口的经济发展问题;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村适宜地区基本普及沼气,建成沼气池7.47万口。
——可持续发展能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现有量稳定在47千公顷;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4.9个百分点;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企业生产基本实现无害化。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
第三章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重点
第一节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示范引路,政府支持、农民建设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着力发展,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板块农业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龙头带动、板块发展”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小杂粮,确保粮食安全,粮食年产量稳定在20万吨左右。加快畜牧、蔬菜、药材、干鲜果、烟叶、茶叶等特色农业发展。到2010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30万头,出栏达到60万头,山羊饲养量达到34万只,出栏达到2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3.6亿元。蔬菜面积达到30万亩,年产值5.4亿元。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达到10万亩,年产值1.5亿元。干鲜果面积达到30万亩,年产值达2.5亿元。两烟种植面积7万亩,年收购量16万担,年产值7000万元。茶园面积达到3.8万亩,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到2010年,农业现价总产值达到15亿元。
三、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按照“建基地、抓龙头、创品牌”的策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选择一批有规模、成长性好的企业扶优、扶大、扶强,提高企业的带动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引进新技术,全面提升产品档次,做大做强现有品牌,积极创建新品牌。“十一五”期间,新建标准化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20万亩,申报获省级以上认定的精品名牌产品15个,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0个,绿色食品标志5个,有机食品标志10个。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栽培、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全过程技术标准和规范,扩大规范化种植面积。健全农业农机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检疫和病虫害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以“一建三改”、节煤降氟灶、太阳能利用、以电代燃以及庭园绿化建设为重点,建生态家园7.47万户。加快水土保持、乡村道路、安全饮水、通信网络、广播电视、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继续抓好“阳光工程”,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强技能培训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县、乡、村联动的技能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民工转移技能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向外输送农村劳动力,发展“打工经济”。完成农民工转移岗前培训2.2万人,培养具有中高级专业的职业技术人员6000人,采用送科技下乡的形式引导性培训农民7.8万人。
六、积极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农民脱贫致富
以农村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整村推进为突破口,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为出发点,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整合各类扶贫开发资金,实行扶贫综合开发。到2010年,解决6.5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解决14.09万低收入人口的经济发展问题。认真落实党的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第二节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强化“工业兴县”意识,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优化环境为着力点,做大做强水电、农产品加工、矿产、建材四大工业产业,努力探索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山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到“十一五”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达到35家,全口径现价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力争达到25亿元。
二、着力四大工业体系建设
(一)水电工业:以沿渡河、桥河、后河、泗渡河、支井河等流域开发为重点,有步骤的开发其它小型水电工程,构建水电工业体系,到“十一五”时期末,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8万千瓦,年发电量11.3亿千瓦时,实现电力年产值3.5亿元。
(二)农产品加工工业:以生猪、蔬菜、药材、茶叶、粮油等深加工为重点构建农产品加工工业体系,重点开发畜产品、蔬菜、中药饮片、干鲜果、茶叶、白酒等六大系列产品,实现年产值9.62亿元。
(三)矿产工业:加强重要矿产资源的勘查,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调整改造煤炭开采结构,关小限劣。加快麻沙、辛家煤田和金果坪黑石板、水布垭龙坪铁矿等矿产开发,构建矿产工业体系,实现年产值1.64亿元。
(四)建材工业:加快水泥企业技术改造,发展壮大硅酸盐水泥制造业,开发新型墙材、轻体墙板、承重混凝土砌块及复合多功能建材产品,构建建材工业体系,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
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
政府、银行、企业密切协作,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支持鼓励企业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支持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农产品加工企业、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建材企业及电力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技术水平上档升级。实施品牌战略,支持鼓励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在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环保认证、安全认证、注册商标等方面加大投入,培植一批州级以上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
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加快野三关工业园区的争取立项和开发工作,将园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坚持以加工企业、高科技企业、外向型企业、物流企业为主的思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优势企业入园,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第三节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
一、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
按照民营经济要成为“投资的主体、税收的主体、就业的主体”的要求,强化民营经济的“主体”意识,围绕“建发展载体、创宽松环境、筑服务平台、抓大户带动”这一工作思路,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到“十一五”末,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达到20%,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65%以上。
二、努力培植民营经济骨干企业
围绕重点产品、重点产业,积极扶持生产营销大户、纳税大户、特色专业大户的发展。对于符合产业发展政策、有一定规模、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用地、信息等方面予以倾斜,制定具体的扶持政策,扶优扶大扶强,引导企业走联合和集团化发展之路,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民营规模企业,争取有进入全省100强的民营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产品加工型企业。鼓励发展生态环保型企业,支持民营资本兴办“专、精、特、新”工业企业和专业市场,培育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增强民营经济的活力。
三、完善民营企业管理机制
积极帮助民营企业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指导和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引导民营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商标意识、质量意识,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四、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放开市场准入条件,只要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的行业,都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建设,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和完善多种形式的贷款担保组织和联保联贷制度,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全面激活民间资本。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坚决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维护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节 发展壮大旅游业,完备社会服务体系
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提高水平”的要求,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房地产业和中介服务业。
一、加快发展旅游业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以神农溪、水布垭景区为重点,以自然生态为支撑,以土家文化为灵魂,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到2010年全县年接待游客达到85万人次,其中外宾3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亿元。
(一)完善规划,加快景点建设。按照巴东旅游总体规划,突出“两大精品(三峡——双神国际旅游区和清江水布垭旅游区)”,打造“六大旅游景区”(神农溪、水布垭高坝、巴人河、巴山森林公园、链子溪、铁厂荒森林公园)。加快“一城三镇”(巴东县城和沿渡河镇、水布垭镇、野三关镇)旅游集散地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神农溪景区详规》,依托双神线,建设小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温泉、罗坪水上娱乐中心、龙船河土家山寨和溪丘湾生态农业观光等旅游精品。尽快编制完成清江水布垭景区的详规,以水布垭世界第一高坝为中心,辐射带动水流坪岩溶湖、三里巴人古城的综合开发。实现水布垭库区旅游与神农溪精品名牌的南北对接。同时做好巴人河、巴山森林公园、链子溪、铁厂荒森林公园等景区的开发。
(二)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拓宽融资渠道,争取扩大金融信贷投入,吸引外资、民资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和环境建设。加大景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重点加强神农溪、水布垭景区的公路、码头、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宾馆(饭店)建设,提升接待规模和服务档次。发展配套服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三)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严格执行《湖北省旅游条例》、《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条例》和《风景名胜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保护好生态环境,全面治理水土流失,使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并建立相应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四)加强行业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宏观管理,建好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旅游信息服务。治理整顿旅游市场,切实纠正不法经营、无序竞争,保护旅游经营者和游客的合法权益。加强旅游景区环境治理,切实解决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脏、乱、差的问题。强化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坚决制止破坏生态和旅游景观的行为,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现代旅游企业制度,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队伍,提高旅游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抓住铁路、高速公路、水布垭电站等重点工程建设机遇,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构筑物流网络体系。支持金融保险业发展,促进银企合作,实现银企双赢。大力促进邮电通讯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提高服务水平。以市场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积极发展新兴流通业,全面提升商贸流通的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特色产品市场、专业市场,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综合配套的城乡市场体系和现代营销网络。积极推动法律、文化和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到“十一五”末,全县商品贸易、交通运输、饮食服务、建筑等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达到10亿元,招商引资累计达到10亿元,累计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累计利用外资500万美元。
第五节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承东接西的大通道
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到2010年,初步建成以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航运为骨干,国省道和县乡村道路为基础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优化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东西贯通、南北联接的交通运输大通道。
一、公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新建、改建公路里程234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35公里。所有具备通达条件的行政村修通公路,重点完成100个中心村的通村油路建设。
(一)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支持服务高速公路建设,建成沪渝高速公路和沪蓉高速公路共80公里;建成沪蓉高速公路溪丘湾出口至巴东长江大桥一级公路30公里。
(二)国省道及区域重要经济干线。全面完成国省道升级改造,提升区域重要经济干线等级。“十一五”期间,实施11个项目411公里,其中新建二级公路152公里、三级公路7公里,改建二级公路230公里、三级公路22公里。重点建设G 209—省道宜巴公路(S334)绕城线,巴巫公路(S327)沿渡河至四川垭段,巴鹤公路(S245)长岭至金鸡口路面工程,野三关杨岔坝至柳家山火车站连接线,省道东大公路(S231)改扩建,宜巴公路北线,沪蓉高速公路神农溪互通至沿渡河和官渡口接线,巴东至野三关二级公路(力争一级公路),G209巴东长江大桥至建始龙坪二级公路,巴鹤公路(S245)长岭至大山垭改线。
(三)区域出口路、经济断头路。全面打通区域出口路、经济断头路,促进巴东同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提升区域出口路和经济断头路等级。“十一五”期间,实施16个项目427公里,其中新建二级公路20公里、三级公路33公里,改建二级公路84公里、三级公路169公里、四级公路121公里。重点建设清太坪至建始花坪,罐子口大桥及接线工程,平阳坝至狮子垭移民复建路,水布垭旅游公路,鸭子嘴大桥及连接线,磨楠矿产专用公路,官月、木磨经济断头路,水布垭麻石坪至五峰牛庄公路,顾家坪至泗淌新建公路,官沿公路、官万公路、火边公路、东牛公路、茶税公路、“双神”公路、金果坪至建始官店公路改扩建工程。
(四)农村公路。“十一五”期间,修建通村公路1432公里,其中:农村公路主干道路基路面改扩建9个项目233公里、新建30条260公里、通村油路72条939公里。
(五)公路养护。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加强公路建设与管理,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发挥效益。国、省道好路率达到95%,农村公路好路率达到75%。
二、港口建设
完善港口设施建设,发展机械化、专业化码头,提升港口物资集散功能,加快清江航道、沿渡河航道整治和沿线港口、码头建设,基本形成以巴东港口为枢纽、以长江、清江、沿渡河、龙王河、野三河航道为骨架的水路交通体系,港口年货运吞吐量超过500万吨、年客运能力超过150万人次。完善巴东港口建设,新建年规模1万标箱的集装箱码头1个、年进出旅客60万人次的旅游码头2个。加快水布垭港口建设,拟建300吨级货运泊位2个、客运泊位1个。加快专业码头建设,重点建设长渡河、罗坪、姚家滩、沿渡河、野三口旅游码头,楠木园、金果坪矿产专用码头,李家河货运码头,神农溪罐子口、绵竹峡人行码头,水布垭客运、货运码头。
三、站场建设
加快以汽车站场为重点的公路运输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以县城为物流中心,以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站场为支撑,辐射乡镇及周边县市的四通八达的公路客货运输网络。“十一五”期间,将巴东水陆客运中心扩建为一级汽车客运站,建成巴东的客货运枢纽中心。在野三关、水布垭、沿渡河、溪丘湾各新建一个二级综合客运站,接纳客货运输,实现县内运输与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的互通对接。
第六节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围绕巴东建市目标和“四极四带”的区域布局,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城镇。以提升城镇功能为核心,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公用事业。以创造良好的城镇人居环境为目的,注重城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善城镇服务体系。以县城为中心、以野三关镇、沿渡河镇和水布垭镇等为重点镇,逐步形成城乡一体、村镇协调、结构合理、功能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城镇格局。
一、完善城镇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特色、体现风格的要求,实施全省“百镇千村”工程和全州“13311”工程,以沿江(长江、清江)沿线(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骨架,逐步完善城镇网络,突出抓好县城和野三关、沿渡河、水布垭中心镇建设,加快溪丘湾、金果坪重点老区集镇的发展,积极支持其他乡(镇)集镇的建设,抓好100个重点中心村建设。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加强城镇供水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建立水源保障体系,完善供水管网,完成县城供水扩容和二水厂(野三关)建设。完善供电网络,提高供电能力。加强城镇道路建设,提高城镇交通的综合效能。完成库区乡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确保库区城镇垃圾、污水处理率达标。加快城区绿化项目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优化城镇能源结构,实现天然气进城、液化气下乡,减少城镇用煤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城镇环境。加强公用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城镇防洪、抗震、消防、防空等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三、强化城镇管理,创建文明城镇
加强城镇规划管理,严格规划执法,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行为。加强城镇市容市貌管理,彻底整治“脏、乱、差”,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功能的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大文明城市创建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广大城镇居民的文明意识和城市意识。充分发挥基层社区组织的作用,建立全民共同参与的文明城镇创建体系。多渠道融资,积极探索和推行城镇市场化经营管理机制。
第七节 推进移民迁建进程,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一、按期完成移民搬迁阶段性任务
以提高移民安置质量、确保移民安稳致富为核心,全面完成两大库区移民迁建任务,切实抓好后期扶持和产业化建设,努力改善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保持库区长治久安。全面完成三峡库区和水布垭库(坝)区移民搬迁安置、生产安置和库底清理工作,确保国家和省管重点水利工程按时蓄水、发电、通航三大目标的实现。
二、加快库区专业复建项目建设
加快库区集镇建设步伐,完成官渡口、沿渡河、水布垭集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城市政建设。完成三峡库区和水布垭库(坝)区的港口、码头、公路桥梁等移民复建项目建设。重点完成“三桥”(峡门口、芭蕉溪、金果坪大桥)、“三路”(沿堆、沿罗、平阳复建路)、“两码头”(官渡口、雷家坪)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讯、广播电视、输变电工程。完成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和高切坡治理工程,启动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加强对三峡工程和水布垭工程蓄水后形成的水库环境、人畜健康和消落区管理,确保水库运行安全。
三、切实抓好库区产业发展
继续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做好《湖北省2004年-2008年对口支援三峡工程移民工作规划》和《北京市对口支援巴东县“十一五”规划》项目的衔接和落实。抓好三峡库区产业化项目的争取和实施,积极争取和利用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妥善解决搬迁、安置中存在的遗留问题,不断提高移民安置质量。
第八节 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一、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资源
(一)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五不准”的规定,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农用地。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在基本农田内挖砂取土。
(二)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坚持资源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采和有效保护,实现矿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杜绝“大矿小采”、“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等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推进共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鼓励利用低品位矿产资源。
(三)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工作。加强水资源开发管理,科学制订流域开发规划,制止盲目、无序开发,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强农业节水工作,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重视工业节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以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工业废渣及有机废水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推广秸杆、农膜、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领域努力降低消耗,减少损失浪费。建立节约监督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节约绩效评估体系。加强节约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
三、切实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认真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完成退耕还林14.17万亩,荒山造林16.95万亩,封山育林25.54万亩,管护森林225万亩。到“十一五”期末全县增加有林地面积56.6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4.9个百分点,达到59.5%。
加大“长治”工程及绿化带基本农田项目建设力度,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 85%以上。对25度以下较大坡度的坡耕地进行改造,完成3.52万亩低产田改造任务。建立健全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工程的扰动面积实行现场监测。
加强库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神农溪、万福河次级河流的综合治理工程。完成三峡库区及影响区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引入市场化营运。加强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和管理工作,争取水源区煤矿污染的治理项目,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5%,使重点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5%。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对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场进行综合治理,使其污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粪便利用率达到100%。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鼓励和引导使用有机肥,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
第九节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一、大力推进科教创新,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加大农业农机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大力推行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新型农业设施与农业工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新技术等五项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业效益。
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增加教育投入,争创全州教育强县。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两基”成果,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确保九年义务教育达到较高水平。普及学前教育。按照“发展巴东一中,培育二、三中,扶持县职中,鼓励民办高中”的工作思路,稳定所数,扩大规模,使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70%。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成巴东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教育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创办特殊教育学校,力争视力、听力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5%以上。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县一中、职中搬迁和二、三中扩建以及移民搬迁安置区教育复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教师安居工程等项目,完善学校安全卫生工程、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工程,加快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大教育布局调整步伐,把初中调整到20所,完小调整到80所,初小教学点调整到130个。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大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努力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
二、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突出公共卫生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医疗救治能力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和疫情信息网络建设。认真做好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人畜共患疾病防控工作,努力防治地方病、职业病。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改革,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大力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餐饮、食品、药品、医疗卫生安全的监管,继续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和药品购销秩序。重点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儿童免疫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5%。
三、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普及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和生殖保健知识,促进男女平等和婚育新风观念的转变,维持性别比平衡。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和帮扶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建设,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努力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水平。保持人口增长与经济、环境相协调。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认真落实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小额贷款和贴息贷款的份额,积极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弱势群体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的再就业。加强劳动执法监察,打击非法职介、用工和拖欠民工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行为。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培训和职业推介服务体系。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五保合一”保险机制,积极扩大保险覆盖范围。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加强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工作,重视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利益。
五、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努力构建文化大县
按照构建文化大县的要求,切实抓好巴文化、楚文化、三峡文化、老区文化的挖掘、整理、承传和创新工作。与旅游、城建、移民和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事业,鼓励创造更多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加强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工团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文化侵蚀。完善云沱体育场配套设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和竞技体育。加强文物保护,完成三峡库区地面文物复建工程。加快数字化网络建设,完成广播电视、固定电话“村村通”工程,努力扩大综合覆盖率。
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努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规范政务、村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区建设和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拓宽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渠道,努力建设政通人和的行政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坚持依法行政,大力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创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加强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基本形成较完善的安全信息、监管、职业培训教育和应急救援体系,安全事故总量逐年下降。加快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信访工作,妥善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
第四章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第一节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紧紧围绕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用发展统一思想,用事业凝聚力量,不断求得新的发展。坚持不懈地以改革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着力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事业单位改革、财政体制改革,优化政府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坚持以人为本,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公平,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把政府职能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和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建设,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有效的法制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地方黑恶势力,坚决打击偷抗骗逃税、走私贩私、假冒伪劣、敲诈勒索、强买强卖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坚决打击阻碍企业正常经营、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诚信巴东”,培养“诚信公民”,营造诚实可靠的信用环境。积极支持金融改革,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不断扩大融资渠道,降低金融风险。
第三节 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始终围绕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经济为支撑,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思路,依托优势资源,运用市场机制,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外向性经济,力争在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上有所突破。一是围绕农产品加工、水电、矿产、建材、旅游等优势产业,以项目招商为手段,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夯实招商基础。创新招商方式,充分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引进资本和项目。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以工业、能源、特色农业、旅游、交通、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为重点,争取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为圆满完成“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支撑。切实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认真搞好项目论证,加强项目库的建设,提高项目申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真正做到“规划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加大项目的争取力度,通过各种途径,抢抓各种机遇,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三是建立招商引资和项目责任制,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全县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从项目策划到建成投产全程跟踪服务,一抓到底,加强对招商效果的考核,严格奖惩。加强项目建设地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第四节 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政务公开,推行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听证制度。严格工作目标责任制,对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到领导、到部门、到乡镇,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能作用。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不急于求成,不浮躁冒进,不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坚持雷厉风行,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加强督办检查,实行跟踪问效。定期检查分析,及时研究措施,确保目标完成。建立科学的行政绩效评价体系,落实奖惩责任,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五节 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各级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按照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的要求,不断加强行政能力建设,使行政策略更加完善,行政体制更加健全,行政方式更加科学,行政手段更加有力,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水平。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结合改革发展的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找出带规律性的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办法和措施,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大力弘扬正气,坚持以实绩论英雄,以发展论英雄,努力创造一种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你追我赶、大干快上的社会风气。保护和发展好广大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全县上下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确保“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