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刘紫凌 谭元斌
鄂西重镇野三关镇,过去以“险关”“酒关”“美人关”老“三关”被人铭记。而今,野三关镇过好“人口关”“产业关”“美丽关”这新“三关”,解决了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一座活而旺、富而美的小镇呼之欲出。
人口关:
以教育聚人,拒唱“空城计”
野三关镇位于巴东县中部,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如今的野三关集镇,人口5万多,人气堪比县城,而在30多年前,其还只是一个3000余人的“大村”。
半月谈记者在当地采访发现,教育是野三关集镇人口长期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
分管教育的野三关镇副镇长向荔春说,教育是野三关集镇的一张名片,2017年中考,集镇两所初中上重点高中公费线302人,排名全县第一。教育质量不断攀升,吸引了周边众多乡镇的学生到镇上就读。过去5年,野三关集镇学生人数每年都增加六七百人。
随着学生数量增长,大量家长涌入集镇陪读。据野三关派出所估计,集镇陪读家长的人数可能逾万。
巴东县委常委、野三关镇党委书记邓亚敏表示,将加快集镇学校增量扩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到2021年总容纳学生能力超过2万人。
记者点评:人不旺、业不兴。在城镇化浪潮中,出现一批空心化的小镇,这些小镇人口不足,暮气沉沉,成为困扰城镇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野三关镇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发挥教育比较优势,吸人聚人,积蓄了旺盛的人气,确保了小镇繁荣。全面提升以教育等为代表的软实力,提供高质量的软实力供给,不失为破解城镇空心化的一条有效路径。
产业关:
断腕转型,打造长远增长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连接湖北、重庆、四川必经要道的318国道蜿蜒横穿野三关集镇北部,带动沿线形成了服务业聚集带。但随着沪渝高速、宜万铁路开通,“国道经济”迅速衰落。
在此情况下,野三关镇果断推动产业转型,一举将自己打造成为县域经济中心。“我们初步形成了白酒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商贸服务产业等四大产业集群。”野三关镇镇长王昌龙说。
入驻野三关集镇工业园区的湖北巴东博宇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典兵告诉半月谈记者:“这里有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只需要做产品、搞市场、跑团队。”
邓亚敏将这场产业转型称为“断臂式转型”。随着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被关停,一批“吃政策”企业被淘汰,一批优质企业生存下来,朝气蓬勃。
王昌龙说,到2021年,野三关镇工业总产值有望达到53亿元。
记者点评:发达的产业集群提供的充裕就业岗位,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一些城镇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基于财政、政绩等原因,病急乱投医,通过行政手段强推一些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最后留下诸多后遗症。近几年,野三关镇靠前站位,精准谋划,结合自身优势,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推动产业转型,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业集群,成效显著。
美丽关:
由内而外,擦亮旅游“名片”
野三关镇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是鄂西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为了实现旅游与城镇化同频共振,野三关镇运用旅游的标准、旅游的理念来推动城镇化建设。
半月谈记者在当地投资2000万元改造复建的土家文化休闲商业街区——野三关千年老街看到,市井商铺、居民院落、四合天井一应俱全。邻近乡镇的一名游客说,这样的一条千年老街,让野三关镇变得更有“味道”。
野三关镇还将旅游的理念用于谋划工业,着力将产区打造成景区,将车间打造成景点。这里的武陵酒都三峡酒业博物馆,成为湖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
对于商业地产开发,野三关镇以“先规划再建设”的原则予以严格控制,避免商业利益干扰城镇布局,影响城镇面貌。“坚持旅游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在绿水青山间打造金山银山,是有效解决传统问题的方案,我们将长期坚持下去。”邓亚敏说。
记者点评: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丽的环境。而现实情况是,脏乱差的小镇几乎随处可见。山不绿了,水不净了,这样的城镇难以满足居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源在于城镇化理念走入了误区。野三关镇坚持旅游与城镇化深度融合,以旅游的标准和要求推进城镇化,走出了一条美丽城镇建设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