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正双
大雪过去几天,一个晴天间多云的日子,我又回到了思念已久的故乡。
故乡名叫杨家坪,在百度键上“巴东杨家坪”五个字一搜索,竞有2300多个条目,,在故乡杨家 坪仰望:上头有夹巷子,九龙观,下头有格子河,勒马观,白云,蓝天,青山,青山,蓝天,白云,古树 古松古寨,冬景田野山峰,相映交辉,好一片绚丽风光,故乡杨家坪真是天生丽姿,风光无限,美得可爱 !
故乡的山全都是石头山,山靠着山,山连着山,山叠着山,山背着山,土家族先人在这里落业安 居,挽草为记,繁衍生息。这里最讨厌的是石头多,大石头,小石头,园石头,扁石头,方石头, 片片 石头,多边形石头。石头多是坏事也是好事,祖先盯着山上的石头动起了脑筋,石头派上用场:石头屋, 石头路,石头埂,石头墙,石头瓦,石头房,甚至家里面家具也用上了石头,如石头猪槽,石头兑窝,石 头水缸。 石头成了山里祖先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用品。
山里的路吗!原来本是上坡下岭,弯弯拐拐,拐拐弯弯的黄泥巴路,先人们用薄石板垫地,把路 修成石板路,称之谓“银大路”,其中从建始龙潭坪至巴东楠木园的“银大路”,也是盐大路,是当地绅 士田中笑捐善款修建历时三年长达四十多公里,顺故乡穿过,从格子河边入境至手板岩连接胡家槽,至今 保存完好的近一半。岁月沧桑,几经变迁,后来“银大路”在父老乡亲们勤劳智慧的双手里也演变成今天 的水泥乡村公路,宽敞明亮,村头有桑塔纳、北京现代、奥迪、还有奔驰轿车,不时还传来几声“笛笛! 笛笛!”的轿车喇叭声,“想致富,要修路”!党和政府一声号召。千人上阵一个冬春苦干,偏僻乡村接 通了“209*国道”,通车那天好多老爷爷老奶奶杵着柺棍来看稀奇,看热闹,交通的便利给山民带来了太 多太多的好处,衣食住行与路息息相关。车来车往,过去的巴山背夫“背脚子”的后代们,如今演变成今 天的驾驶员,他们熟练地驾驶着自己的大货车、客运车、轿车跑货运客运奔驰祖国各地,他们出家门,上 车门,进城门,出国门,让人羡慕不已。仅第五组第八组就有几个土家后生在广州深圳、浙江台州、北京 打工创业买车买房,成为土家山寨轿子……
过去故乡那一片片陡坡田,十年九不收,土家村民用勤劳的双手砌成石埂,再用土填补,硬生生 的造出来一埂一埂平整的梯田种庄稼,这样的平田防涝抗旱能力强,收获有保障,他们就这样自耕耘自收 获自享受自得其乐 ,人造石头埂梯田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是高峰期,故乡号称万亩梯田 就是那时候的杰作,当年还在杨家坪正坪里集中全公社青壮年劳动力830多人填沟掀埂挖高处填彽处,用 人海战术硬生生地造就了一个高山百亩小平原……这些不平丸的事情翻阅那年代省里地区的报纸,不时映 入眼帘,让人唏嘘不已。也就是那个大干快上的岁月,故乡常有省里地区的记者来采风,光临寒舍,没有 这个重要因素,我这黄泥巴杆子真的是:村夫嫣能跋笔林。
石板屋是怎么起源的就无从考究了,不过先人们起先在这荒山野岭求生存,得有个落脚点,于是 他们砍树搭千脚落地棚,屋顶上盖茅草,档风雨避野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漫长的岁月里又发现石头 用途,他们发明住房用干打垒石头墙,砍树做成柱子椽子檀木,支撑架子,屋顶盖石板,住上石板房,用 石板水缸,用石板猪槽,这种石板屋比千脚落地棚又先进一步了,再后来有人造木架子房造土木结构房屋 ,用黄泥巴造瓦丕在窑子里烧成瓦盖瓦房,再后来的后来学城里建造起了混凝土钢筋结构的住房,随着社 会的文明进步,故乡人又逐步远离石头了。(虽然现代化住房里面还是有石头的分子)记忆中的石板房是怎 样造就的?先选择一个比较平坦的地方,修平整后根据你要建造的房子大小几间,下基脚槽子,用径和顺 的说法代表长度宽度,如朝屋里走称径,屋面称顺,选屋场土家祖先很讲究,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 白虎之说。修三间,中间是中堂屋,左右两旁各一间,中间破隔有了两间房,一边作为厨房,一边作为火 堂屋,剩下左边的房屋是卧室了,同是中间一破隔成为两间房,父母儿女各一间。栏圈厕所即是吊脚屋了 或者安排在正屋后面了叫做絲烟屋。有好的地基就因地制宜造吊脚屋,即吊一层在下面。吊脚屋可节约占 地面积,地基整好了就把成形的块石运到屋场来按顺序和径顺长度下基脚,有懂技术的叫石匠,老板会请 匠人来一层一层往上砌石头墙,石墙宽一尺二寸,砌石墙有干砌湿砌之分,干砌就是艺人手中一把锤子一 把钻子左右上线石头上面叠石头用小石片垫平,称干砌;湿砌也是艺人手中一把锤子一把钻子左右上线石 头上面叠石头即石头与石头交界处加抹三合泥(烧石灰和黄泥巴加稻草节掺水搅拌混合而成),称湿砌。修 一层房的不安放楼胡,修多层安放楼胡,楼胡成单不成双,五根、七根、九根、十一根都行,然后砌山尖 子,上面放檩子钉椽子绑葛子,最后的工序是选择二分厚薄的片片石头从屋檐伊始层层盖上屋脊,经过八 道工序,那一栋石板屋就这样建成了。房屋的径长顺长高度十分讲究,即径一丈四尺八寸,顺也是一丈四 尺八寸,成正方形,高度也是一丈六尺八寸,或一丈八尺八寸。安装大门也是七尺八寸等等,土家祖先留 下“要得发,不离八”的规矩。房子峻工时是要选期的,房老板要大整酒席热闹一番,接左邻右舍的乡亲 们来庆贺,特别是老板的亲族们都到现场,在峻工的一刻锣鼓喧天鞭炮齐呜,好热闹哟!十里八乡都知道 这家老板房子落成了。记忆中的石板屋是这样建成的,如今那一去不复返的石板房只是留在记忆之中,眼 下故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山民住上了钢筋混凝土平房,过去只有两层房屋,由于钢筋混凝土牢实,现在三 层四层的楼房比比皆是,甚至有六层八层的“高楼大厦”。洁白的墙壁窗几明亮,粘贴各色各样的瓷砖, 屋顶上还塑上“二龙戏珠”,四角桡檐,雕龙画凤,本来是平房的房上又支撑架子上盖一层硫璃瓦,紫色 、硃色或蓝色,美丽壮观,称之谓“特色民居”,据说修建这样的民居政府还补钱给村民,这些农家大门 洁白的墙块上头的有电子显示屏,上面是闪烁着的“九龙山庄农家乐”、“格子河农家乐”、“巴山乡村 大世界”、“敏姐农家乐”、“幺妹小吃”、“凤姐美食”“乡里羊肉店”……各类艺术字体的店名等等 ,有的经营土鸡子,有的经营腊蹄子,有的经营特色菜,自产的牛肉、羊肉、猪肉、土鸡子、土鸡蛋一应 俱全。高声大嗓子的农家嫂子妹子见到客来,笑得眯眯甜:“来客人了,里边请坐!来一杯茶!奉一支烟 !”那个热情的笑脸使你欲罢不能,不得不登门落坐。特别是纯绿色纯天然纯无污染,新鲜又可口的时令 蔬菜,诱惑着放节假日的城里人,他们驾着自家小轿车或旅游大巴车到乡下旅游休闲品尝农家乐,农家美 味,享受着乡村的美食原汁原味。站在杨家坪中间,故乡栉比鳞次的农家民居象一条街道绵延千米,置身 其间,车水马龙,欢歌笑语,宛如大城市的豪华闹市。因为路,故乡不再寂寞不再遥远不再忧愁,当然, 故乡再也难得一见石板屋了,石板屋是岁月,石板屋是过去,石板屋是历史,石板屋是山民的叹息!可不 是吗?石板屋将成为土家山民的“文物古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