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饮食文化:食器、炊具、酒器

古代饮食文化:食器、炊具、酒器

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古代统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

古代炊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鼎腹一般呈圆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说。鼎的上沿有两耳,可穿进棍棒抬举。可在鼎腹下面烧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别较大。古代常将整个动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见其容积较大。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为天子,可见它是传国之宝。

鬲(lì)

与鼎相近,但足空,且与腹相通,这是为了更大范围地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烂熟。只用作炊具,故体积比鼎小。

镬(huò)

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

甑(zèng)

蒸饭的用具,与今之蒸笼、笼屉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铜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许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装上要蒸的食物,水煮开后,蒸气透过孔眼将食物蒸熟。

甗(yǎn)

鬲与甑合成一套使用称为“甗”。

炊具可分为陶制、青铜制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铜炊具为贵族所用。

古代酒器种类繁多,主要的有:

(1)尊

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高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2)爵

古代饮酒器的总称,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3)觥(ɡōnɡ)

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腹椭圆形或方形,底有圈足,有盖,多作兽形。有的觥内附有酌酒用的勺。

(4)壶

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5)杯

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小杯为盏、盅。

(6)卮

一种盛酒器。如《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

(7)卣(yǒu)

古代专门用以盛放祭祀用的香酒“秬鬯”的青铜酒器。一般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

(8)罍(léi)

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广肩,深腹,圈足,有盖,多用青铜或陶制成。

(9)缶(fǒu)

盛酒浆的瓦器。大腹小口,有盖。也有铜制的。

(10)斝(jiǎ)

供盛酒与温酒用的酒器,圆口,有鋬(pàn,把手)、两柱和三足,上有纹饰。后借指酒杯、茶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上一篇: 如何找到能长期玩的魔兽世界私服?这份避坑指南请收好
下一篇: 天道酬勤适合挂在哪里?名家天道酬勤书法字画欣赏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