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微博发展变化分析
1、微博数据量走势图
2、微博相关热词
3、微博观点分布
三、事件分析总结
一、舆情源头与发展
2016年11月14日警方在莫斯科郊区逮捕了21岁的菲利普·布德金,他被指控在过去的三年里组建了8个“蓝鲸”组织,诱导近130名青少年自杀。该游戏在社交网站上流传,邀请年轻人参与某个特定的组织,随后组织的管理者要求每一个参与者完成列表中的所有项目,而最后一个项目便是伺机自杀。据统计,蓝鲸游戏的参与者在10至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凡是参与的没有人能够活下来。这款游戏已藉由网络,传到包括英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引发了国际哗然。
为了让外界对该事件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北京亚鸿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蓝鲸游戏相关关键词为线索进行实时监测,发现2017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网络涉及该事件相关的新闻有5239篇次,论坛贴文有371篇,微博有3156条。
图1 菲利普·布德金被捕
二、新闻舆情数据传播分析
★
(一)新闻媒体转载分析
★
01、新闻报道量走势图
2017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涉及蓝鲸游戏的新闻报道转载量共有5239篇次。以下是详细数据分析:
图2-1 蓝鲸游戏新闻报道量走势图
图2-1可见,“蓝鲸游戏”自5月7日以来均处于新闻舆情处于持续高涨状态,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网民也积极关注该事件。13日有短暂低谷,15日“游戏发明者入狱”的报道发出后达到了小高峰;18日网友爆料死亡游戏疑似传入云南昭通彝良,随后官方发布辟谣声明,针对这一事件媒体和网民即时点评发表各方观点,“蓝鲸游戏”话题报道量再度攀升;随后该事件热度走低,报道量截至6月10日较为持平。
02、新闻搜索量走势图
2017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涉及蓝鲸游戏的新闻搜索量走势图如下:
图2-2 蓝鲸游戏新闻搜索量走势图
图2-2可见,PC端对于该事件的搜索趋势呈现均匀递增,11日前后达到顶值后匀速递减的趋势;移动端则在11日搜索量陡涨,此后热度缓缓下降。由此可见,民众对于该事件的关注以移动端为主,且在5月11日前后达到了事件新闻舆情最高峰。
03、新闻报道关注人群分布图
图2-3 新闻报道关注人群分布图
通过新闻报道关注人群分布图的分析可见,对于蓝鲸游戏新闻报道主要关注人群性别统计,得出男女分布相差较小,分别为54%和46%,由此可见不同性别对于该事件都非常关注。年龄段分布则主要集中在30至39岁的青中年群体,该年龄段人群对于事件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阶段,“蓝鲸游戏”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聊天软件、论坛、贴吧以及微信等社交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人群年龄分布与“蓝鲸游戏”关注人群年龄分布也基本吻合。另外,“蓝鲸游戏”主要在中小学中传播,所以中小学教师以及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家长非常关注相关报道。19岁以下人群日常对各类新闻报道的关注度就不高,因此潜在受害年龄阶段关注该类消息的人群占比低至4%。
04、热点新闻列表
经过实时监测,列出2017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涉及蓝鲸游戏的热点新闻,详情如下:
根据上表可见,蓝鲸游戏自俄罗斯流传出后陆续导致死亡悲剧,该事件已经引起全球媒体网民的强烈关注,国内关于该事件的报道量、转载量以及网民搜索量也都十分庞大。抵御死亡游戏,净化网络环境成为现阶段的首要之举;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家庭和社会的正确引导,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悲剧发生。
★
(二)论坛网民态度分析
★
01、论坛数据量走势图
2017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涉及蓝鲸游戏的论坛贴文有371篇,网民回复量达1313条,详情如下图:
图3-1 蓝鲸游戏论坛数据量走势图
由上图可见,关于“蓝鲸游戏”论坛发帖量高峰期集中在5月7日至17日,其余时间段发帖量均较少,且发展趋势较为平缓。8日至11日发帖量猛增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11日达到峰值后逐渐回落。根据该趋势分析,5月7日蓝鲸游戏开始流入中国,引起国内网民关注,自此国内对蓝鲸游戏的舆论开始慢慢发酵;11日舆论爆发,发帖量达到峰值;经过各平台大规模查删行动后,5月17日以来关于蓝鲸游戏的舆论越来越少,说明对于该事件采取对应措施效果显著。
02、论坛观点分布
2017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对涉及蓝鲸游戏的各大论坛发帖进行观点抽样统计,具体分布如下:
图3-2 蓝鲸游戏论坛观点分布
由上图可见,论坛网民对“蓝鲸游戏”的发声大多数是反对态度,占到25%,主要吐槽游戏洗脑、恐怖无聊等方面,表示“只有脑残才会玩这种游戏”、“这跟杀人犯有啥区别?太恐怖了!”
12%网民对该游戏抱有好奇心理,表示“求群号”,“想试一试,感觉很好玩的样子”。
11%网民觉得设计这种垃圾游戏简直是祸害青少年,一旦发现组建相关的游戏QQ群,应积极举报,坚决抵制该游戏。
10%网民表示支持蓝鲸游戏,属于人类清除障碍计划,直言“无所谓,反正是垃圾,死了就死了”、“帮助社会淘汰了一群脑残”。
8%网友将“蓝鲸游戏”改编成“粉鲸游戏”或“学霸游戏”,宣传正能量,呼吁大家积极阳光地生活。
15%网友针对“蓝鲸游戏”事件本质进行了深刻反思,呼吁家庭和社会多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舆论萌芽期以及爆发期阶段,网民发声主要集中在谴责游戏、反对蓝鲸上;5月17日后舆论基本平复,更多持反思心理的网民站出来发声,“青少年心理健康一直被家长忽视,希望所有家长能加大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不仅关注成绩和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舆论后期阶段出现新型骗局,不法分子打着“带你玩游戏”的旗号向女性玩家索要裸照和身份证,并要求拍摄多张有指定动作的(裸露)照片,随后威胁“不给钱就公开裸照”。对于此类诈骗,网警提示不要因一时好奇而去加入此类QQ群或贴吧,保护好自己的网络隐私,共同抵制网上违法行为。
03、论坛热点贴文列表
经过实时监测,列出2017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涉及蓝鲸游戏的论坛热点贴文,详情如下:
根据贴文回复量分析,回复量较高的发帖日期集中在5月8日至11日,这与论坛发帖量变化趋势相呼应,由此可见网民对“蓝鲸游戏”的关注度。
★
(三)微博发展变化分析
★
01、微博数据量走势图
2017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涉及蓝鲸游戏的微博共3156条。以下是具体数据分析:
图4-1 蓝鲸游戏微博数据量走势图
从上图微博数据可看出,从5月7日至5月8日微博发布与转载数据量出现明显突增。据了解,该时段国内网络开始大量发布关于蓝鲸游戏流入中国、青少年因游戏自残等消息,体现该游戏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也表现网友对事件进展情况十分重视;5月17日之后,有关蓝鲸游戏的微博数逐渐减少,并徘徊在个位数,说明该事件已经逐渐淡出了国内舆论焦点。
02、微博相关热词
图4-2 蓝鲸游戏微博热词
微博热词可以看到网民讨论的主要内容。其中“游戏”、“蓝鲸”、“自杀”热度最高,“死亡游戏”、“孩子”、“裸照”等词汇热度突出,这表明微博网友对该事件的性质及社会影响、主要参与人群、参与方式等相关问题关注度较高。
03、微博观点分布
2017年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对涉及蓝鲸游戏的3156条微博进行观点抽样统计,具体分布如下:
图4-3 蓝鲸游戏微博观点分布
由上图可见,其中“呼吁抵制‘蓝鲸’,热爱生命”、“反蓝鲸改编和调侃”的网友态度分别占56.4%和27%,此外“谴责该游戏的创始人”的比重也占了9.8%。由此可见绝大部分网友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抵制这一恐怖游戏,并积极地参与到拯救行动中。
三、事件总结
“蓝鲸游戏”事件5月中旬集中爆发,然后热度迅速下降,说明该事件对国内社会并未造成严重的实质性伤害,更大程度上是一次舆论事件,甚至是一次炒作。珍爱生命,远离“蓝鲸”,各级有关部门及时规范整顿,家庭和学校及时疏导,新闻媒体正面指引,有效地抑制了“蓝鲸”事件的传播。
目前,该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蓝鲸游戏”为何会流行并导致悲剧,除了家庭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并未足够重视以外,更映射出现今网络安全管理上的某种不足。网络的发达打破了国家之间的边界,若不加强管理,罪恶就会得以跨界而流行。如何来提前发现这种跨国界的危险游戏、防止类似事件卷土重来?又或者说在发现相关的网络不安全因素后,如何迅速采取行动?这对于整个网络安全管理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值得长久深思和严肃面对的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