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是公认的世界第三大污染,噪音治理方面,欧美早有立法了,隔壁日、韩也有为“噪音”立法,咱们的港、台地区也有相关政策...这就证明了“噪音伤害”真有这回事,真不是我们矫情!
以下4种“方法”应该是很多人想过、经历过、正在经历的...一起来看看吧。
【伪·硬刚】
遇到这样的情况,先想到的肯定是好声好气的沟通,但是碰上奇葩邻居的概率很大,不仅今后不注意,还故意“制造”动静,si不要脸的跟你杠到底...很多人都经历了 从忍耐到忍无可忍,从报警再到报复,这些只能解一时之气,还会影响到今后的生活,都表示真 · 耗不起。
【伪·搬家】
有人痛苦挣扎很久,最后被噪音gou逼得卖房,换房成了解决办法。虽然暂时没有了吵闹的邻居,但是环境总是在变化的,说不定哪天楼上、楼下或隔壁,搬来一户“家有神兽”款家庭,那该怎么办?总不能又换房子吧!买卖房产和后续装修特别耗费精力,生活本就不易,谁能折腾得起?
【伪·换户】
也有人换了顶楼,认为没了楼上 从此高枕无忧,后来没多久,住顶楼的伙伴又崩溃了:你永远都不知道噪音从哪里来...顶楼是没了“楼上”,但是楼下还有很多的邻居,因为震动噪音是会通过楼板、墙体 向上传递好几层。所以,顶层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边户、复式和跃层一样躲不开噪音,甚至,叠墅/叠拼、双拼/三拼别墅、联排别墅等只要跟邻居有搭接的房型都有可能受邻里噪音影响(独栋除外)。
【真·隔音】
抗干扰能力 才是真正的实力。目前唯一快速有效、最容易实现的办法就是室内隔音。原本属于建筑声学范畴,运用到了家装中实属无奈。在装修前期做规划时,就要一起考虑好隔音系统,预留出足够的厚度来做隔音层。
在新房装修前,一定要多去了解房子周边环境 和邻居大概情况,如果发现存在噪音隐患,就有必要做隔音,千万别刻意压缩这部分开支,装修资金重在合理分配,“好钢用在刀刃上”,打造安静的家,就能保证每天安安心心的睡觉,保证生活不受邻居打扰,这些,比起漂亮的装饰和高级主料,隔音带来的幸福指数更高!相当于为品质生活 买了一份长久的保障。
【行情】——做不了和看不上
本地大多家装公司是业务为主导、转包施工的模式,所有前期工作都是为了快速签单,之后转包给工头,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工,典型的“流水线标准化生产”思路,走量来实现赚快钱。对于隔音和安装,他们做不了也不愿意做,原因有三:
①他们极少有真正懂声学、懂隔音的;
②隔音施工要求高于任何工种,相对复杂,非专业施工难以保证质量(一点点不到位隔音效果大打折扣);
③相比刚需,隔音需求是小众,非“标准化”他们嫌麻烦不愿意做。
然而,专业的声装公司、隔音材料公司,他们既专业又能施工,但是嫌弃“工程量”太小,很多都直接说家庭不做,他们更倾向于接剧院、KTV等大型公装。如果能在本地找到专业的、愿意做家装隔音的公司或者队伍,那就非常幸运了,因为这种概率极低。
【故事】——安静家设计的由来
我们团队的伙伴,也曾饱受噪音影响。作为室内设计师,没有任何家居问题可以难倒我们,但是对于噪音和隔音,始终头疼。后来,发现有很多人跟我们一样,正饱受噪音的摧残。我们也经常思考,作为一家公司,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某一个痛点,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就是创立公司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最终我们决定来做这件事,这件同行“看不上、也不愿意做”的事,那就是将隔音、吸声、减震、降噪等理念,融入到设计当中,做“有里子 有面子 ”的装修,推广“安静家居”的生活理念。解决噪音的同时,保证视觉的整体性。确保我们最终交付给业主的不仅是漂亮的家,更是安静舒适的家。
【可行】——方案对号入座
毛坯房做起来最方便效率最高;有的伙伴买了精装房;有的已经装修完入住了,想做隔音又不想“拆家”...关于这一点,根本不用担心,精装和已装 是可以直接做隔音的。
有以下需求的伙伴:喜欢安静、倒班、白天休息、学习声乐、练习乐器、热爱读书、居家办公、在家直播、影音发烧、私人影院...强烈推荐做隔音!!!
【特性】——隔音系统的特点
多种隔音材料的配置有一定的厚度,打造“房中房”会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考虑做隔音/吸音的伙伴,需要能接受这一点。
不过可以放心:完工后的顶面8-18cm、墙面5-8cm、毛坯地面厚度无影响。比如只是声音噪音的话,吊顶可以做得比较薄;如果是震动噪音,需要做减震以阻断声桥,所以会比较厚,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隔音方案。
大多数人选择做卧室隔音,这样就能睡个好觉,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办法;预算充足的话,建议做全屋/全房隔音,“一屋一世界”的体验真的很香!
【结语】——安静,是正常生活的保证!
再贵的房子,再牛的设计,再好的装修...如果连睡觉都睡不好,那所有的“再好”都变得不再有意义... 安静,是品质生活的基础!
各位伙伴有哪些问题的欢迎交流,一起将“安静”进行到底,持续分享感谢关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