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
“农二代”谭显猛:把“农”字号脱贫专列开进小山村
发布时间:2017-11-27 11:40:18
记者 付瑞勇 特约记者 王克龙 通讯员 许武才



谭显猛(右一)在羊舍做技术指导(资料照片)
                                  
  “我是农民的儿子,土地哺育了我,山村田野才是我的命根子。”从跳出农门到反哺农门,“农二代”谭显猛追赶生态农业新潮,打造“农”字号创业就业和精准扶贫新路子。
   
  脸朝黄土背朝天,这是传统农民的生活写照。如今,农田变农庄、农民变身股民、扛锄头下地到按时上班……谭显猛赶时髦办起花园式牧场、踏上时代脉搏试水绿色种养模式、不忘初心扶贫帮扶反哺乡亲,老百姓搭上谭显猛驾驭的“农”字号脱贫专列,驶出了祖祖辈辈蜗居的穷窝。

  一片“农”心、一身“农”情,在耕耘了世世代代的农田中,谭显猛巧出绿色、生态、有机“三张牌”,为贫困小山村涂抹了不一样的“农”妆。
     
  扔掉“老三件” 土里也能刨出金

  假山、喷泉、楼榭、花草……远处山峦起伏、云雾升腾,近处山羊满山跑、羊群咩咩叫,这是记者在巴东县信陵镇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看得见山水,听得到羊叫,这里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这一切创意来自潮羊倌谭显猛,他把理想版的“花园牧场”渐渐演变成现实。
          
  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面荒废的斜山坡。中专刚一毕业,谭显猛便一头扎进商海开始创业,开商场,开连锁店,赚足了满满一桶金。然而老家将军山山大、坡地多、植被覆盖率高,种几亩玉米、土豆也只是勉强饱了肚子,却瘪了钱袋子。

  “农村也有用武之地,土地就是‘绿色银行’,看你怎么掘这块金。”谭显猛放弃打拼下来的商业江山,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将军山,准备大干一场。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信陵镇党委政府纷纷伸来了创业橄榄枝,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协助办理扶贫贷款贴息担保,既当“娘家”又当“保姆”。注册成立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组建将军山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谭显猛一气呵成。



花园式牧场(资料照片)

  短短几个月时间,几幢450平米的山羊产房、450平米的羊羔房和饲料贮存间在山坡上梯级排列,500多只山羊住进了“别墅”式羊舍。山羊有“餐厅、宿舍”,还有“洗澡间”,粪污有地下管廊直排输送储积池。“山羊的食物由老百姓种,吃喝拉撒由老百姓打理,山羊成了享受派,老百姓成了上班族。”在“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下,谭显猛把老百姓土地、劳动力捆绑到了一起,实现了集约养殖和老百姓创收的“智慧双赢”。
            
  锄头、背篓、打杵,这是大山农民谋生的“老三件”。在谭显猛的带领下,老百姓扔掉了“老三件”,从土里种粮到土里刨金,创造了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活样本。1590余只存栏山羊、400余亩葛根、485余亩甜玉米、2000余亩改良的天然草场……谭显猛描绘了这样一张格局如棋的农业产业版图。

  一寸土地,映射出万道光芒,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省级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品牌基地、畜牧局重点龙头企业、县委统战部示范基地等金牌纷纷落户养殖场,谭显猛个人也摘取“农业厅科技示范户”、“巴东县十佳创业能手”等桂冠。“老百姓腰包鼓起来了,我的闯劲也足了,我要带他们搭乘农政策直通车,奔向小康新生活。”紧扣“种养加”三部曲,谭显猛计划在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再加猛劲。

  巧念“生态经” 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开超市搞得好好的,何必到农村自讨苦吃?”“投资农业就是个无底洞,说不定竹篮打水一场空呢!”“你不想想山穷水尽的地方,有几个从农田里混出个名堂来的!”面对一连串的冷言潮语,谭显猛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话是别人说的,路是自己走的,梦想要用脚步去丈量和拾取。
 
   平均海拔1100米、无霜期210天、年平均气温20.5度……一连串利好数据,“十年九旱、年年风灾”却把土店子村陷进了“穷怪圈”。海拔高、沙质土壤、光照较弱的地域气候个性,却是规模农业的短板,如何在夹缝中寻找生机,变不利为有利?谭显猛紧盯土店子村青山绿水,巧念“生态经”,走生态农业新路子。
 
  一场创业成与败的“博弈”,一向前卫、干练的谭显猛也是走好一步步“稳棋”。经过对土店子村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把脉问诊,谭显猛果断开出秘方,让科技和农业“联姻”,与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果茶研究所、农经所、粮食作物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着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牧草、甜玉米秸杆饲养牲畜和家禽,粪便肥田种果树,打造山区农业“微硅谷”。



葛根基地(资料照片)
 
   腾出自家土地入股栽梨树,自己可以在梨园做工挣钱,不投一分钱,收益还可拿三成,这是谭显猛和老百姓的“约定”。“如今土地入了股栽梨,不投一分钱,不用操心,在梨园有了一份工作,还轻松当上‘小老板’分红,真好呀!”和张法先一样,150余户农户用土地入了股,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样,在梨园栽植、浇水、覆盖园艺地布、摘芽、施肥……唱响了一场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脱贫歌舞剧。

  土店子村邻近209国道,距离巴东县城28公里,车程不到30分钟,称得上是县城的城郊后花园。让土店子成为都市人的乡愁驿站,谭显猛绘制了一张“三园一中心”战略蓝图:将信陵镇城郊的山羊养殖户统一入社,按照“放养+舍饲”模式喂养,利用山林放养鄂西黑猪、散养林下土鸡,构建生态养殖园;探索实行贫困户土地入股分红形式,利用有机肥种植小水果、甜玉米、葛根、优质牧草等,打造绿色种植园;在土店子村集中安置核心区投资473万元,新建一个产业培训中心,设立田间脱贫学校,建成科普示范园和“田间脱贫学校”产业培训中心。
     
  一亩三分地,红薯洋芋加玉米,传统农业摆脱不了的俗套,谭显猛从生态着笔,谱写了一曲农业现代化蝶变的乐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实,土店子村的“土”味消退,“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实”的城郊后花园正渐显雏形,“绿色能量”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540张笑脸绽放 只因甩掉“穷帽子”
                    
  在土店子村四组,四间80年代的破败瓦房,一方坑坑洼洼院坝,蜗居着一对光棍父子。单身父亲名叫张瑞先,早年妻子病逝,穷得叮当响,自己未再娶,三十岁儿子至今也没成亲。在他们看来,是贫穷成了“遗传”单身的基因。

  和张瑞先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店子村共有170户540人,属巴东县整村扶贫推进重点贫困村方阵。“我是土生土长的土店子人,乡亲们仍在贫困县线上挣扎,只要我有一份力,就要拉他们一把。”在全县“百企帮百村行动”中,谭显猛和贫困乡亲们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公司出资金和技术,贫困户出土地和劳动力,缔结成利益共同体,演绎脱贫协作曲。
     
  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谭显猛让土店子村每一个村民都加入到这场脱贫战役中来,流转贫困户土地山林26户、发展生态养羊8户、引领79户种植甜玉米和果树、带动40户残疾人创业就业,一款款扶贫福利惠泽了贫困百姓。



贫困户在基地务工(资料照片)

  “感谢谭总,要不是因为他,我做梦也办不起养羊场,脱贫也是猴年马月的事儿。”在羊圈和鸡舍间,贫困户黄兴东来回穿梭,忙得直打转。黄兴东和年老母亲相依为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今年,在谭显猛帮助下,争取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新建了一栋存栏27只山羊的羊圈和饲养1200只土鸡的鸡舍,摇身一变成养殖场的“老板”。

  从糊不饱肚子到年收入10万,黄兴东的日子如从地狱到了天堂一般。发放贫困户工资31万余元、技术培训贫困户73人、残疾人户平增收15767元,在谭显猛这根脱贫指挥棒下,“精准扶贫+产业+技术培训股份制”的脱贫效应已迅速凸显和释放。

  “穷不可怕,只要不丢掉改变穷的志气和勇气。”如今,土店子村540张笑脸绽放,只因甩掉了“穷帽子”。“一人富,不算富,老百姓口袋都有钞票了,那才是真富。”目前,在土店子村易迁安置点,谭显猛计划建设一个由省农科院挂牌的富硒梨园产学研培训基地,聘请专家开设田间课堂讲授农业新技术,打造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孵化基地和“双创”人才成长摇篮,让精准脱贫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扶脱贫之“智”、授创收之“渔”,让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
主办:信陵镇党委政府 联系电话:0718-4333602
承办:巴东县新闻中心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镜像或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