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史人物追记
宋 文 明
宋文明(1911~1932),溪丘湾区葛藤坪村人。1927年,在宜昌省立三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在巴东与黄大鹏一道,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1月,任共青团巴东县委书记。2月,按党改造神兵组织的指示,担任神兵队长。曾参加“童家坪提枪”。曾任共青团巴归兴县委书记。先后任红四十九师副师长,红三军教导第二师副师长、代理师长,川东游击队司令。
1932年4月,教二师与房县游击队在木鱼坪会合,后经远安、荆门,与红三军主力会师。时,宋文明、胡荣本等留苏区坚持斗争。后因形势险恶,敌多我寡,决定除留少数队员留守外,前往洪湖寻找红三军主力,再返苏区。6月,为迷惑敌人,将队伍编为川东游击队。宋文明任司令、胡荣本任政委,有兵力100余名。不期行至兴山彩溪,突遇敌军,交战失利,返回小龙。县委决定“分散潜伏,待机再起”。宋文明、胡荣本拟绕道江南去洪湖,向湘鄂西省委汇报。
8月27日,刚达田家湾,即遭叛徒出卖,被捕。在县城被监禁月余,多次遭严刑拷打,遍体鳞伤,仍义不屈节。县长李九皋以死相逼,宋文明大义凛然怒指李面,高声痛斥:“你们杀死我们这多人,把县主席宋宏墀凌迟碎剐,能吓倒谁人?我死不足惧,仇一定有人来报,路一定有人走下去!你们这班狗狼养的可耻下场,一定不会很远的!”敌人狞笑倨傲,宋文明怒不可遏,高声呵斥:“你们不要得意太早,你们已经有一脚踏到奈河桥上了!”敌人在接到上解省城的命令后,惧其倔强难送,慌忙将宋枪杀,抛尸长江,然后谎报结案。
高 光 烈
高光烈(1916~1931), 溪丘湾区高家坡村人。巴归兴县革命委员会高云锦之子。14岁时参加童子团,被推选为团长。经常出动打碎菩萨,破除迷信,劝告妇女放足剪发,给群众教唱革命歌,张贴标语,放哨送信。
1931年4月的一天,高光烈接受党组织交给的把紧急密信送到梁家坡高主席处的任务。他马上找来谭联位和一秦姓童子团员,打算三人一同来完成。临行前,领导再三说明此信的重要,必须保证完成任务。为了穿过敌人防卫线,将信安全送达,高妥善收藏密信后,同另两个童子团员暗暗地商议应变对策,当三人正在穿越敌人防线时,被敌发现。敌军队长吴世杰得到报告后,立即带队追赶。正在危急之时,高一吹口哨,三人就分为两处奔跑,高与秦姓团员有意引诱敌人尾追,而让谭联位将密信送往梁家坡,敌军见高等行动缓慢,遂前往紧追,那姓秦团员在奔跑中,不幸被敌人子弹射中,当场牺牲。高光烈落入敌手。他将敌诱至我军阵地狮子包,被我军伏击,高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年仅15岁。
肖 栋 栋
韩少林 蒋 绶(文)
肖栋栋急了,不顾一切,将女青年狠劲推向岸边……
1999年2月28日,一个令人揪心的日子。
当日18时许,武汉汽车工业大学983班研究生肖栋栋正和女友胡旭在武昌汉阳门长江边散步。忽然,前方20米开外,有名女青年将一封信揉碎扔进江中,然后快步走进长江……
“有人投江!”肖栋栋把脱下外套,头也不回地扔给身后的女友,没说一句话,飞步冲进冰冷的江水里。
同时跳江救人的咸宁来汉打工青年周江洪在后面大喊:“把羊毛衫脱掉!”肖栋栋未曾应答,急速赶到女青年近旁,拼命将她往岸边拽。这时,江水淹到肩部,肖栋栋急了,不顾一切地移向江心一边,将女青年狠劲推向岸边……女青年得救了,肖栋栋,这位年仅21岁的土家族青年,当代大学生的优秀代表,就这样,被万顷波涛吞噬。
可谁料想得到,奋不顾身扑向江水的肖栋栋,竟不会游泳。他的父亲肖能善、母亲宋正琼事后紧攥着爱子的遗照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栋栋他……从小不会水。他怕水啊!”
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组织经验丰富的打捞人员昼夜奋战,可一连几日未见进展。每天,数以千百计的市民,自发地聚集在肖栋栋失踪的现场,一捧捧鲜花撒向大江;也有一队队青年人不断沿江寻找。人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祈祷年轻的英雄早日回来。
3月5日上午10时许,潜水员终于在武昌桥头堡下水口,距出事江域下游80米、深约10米的水下,探到肖栋栋遗体,打捞上岸。
英雄出水的时候,潜水员小心翼翼地用毛巾洗去沾在肖栋栋惨白脸上的泥沙;近2000名围观群众热泪滚滚;在场的肖栋栋的同学放声恸哭。人们疯了一般围拢过来,深情注目英雄披上鲜艳的红缎……
警车开道,灵车在人们哀痛的目光中缓缓驶向武昌殡仪馆。街上的巨幅标语如春风扑面:“向雷锋同志学习”。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36年前,雷锋,一个时代的英雄英名贯九州;而今,新时代的优秀代表又跃现于江城武汉。
“人不光是为自己活着,同时也是在为别人而活着。”
伟大孕育平风。
熟悉萧栋栋的老师、同学都说,肖栋栋心好。他一贯为人正直,乐于助人,他能够在关键时刻奋不顾身,舍已救人,绝非偶然。
一次,他在与同学们一起返校途中,遭遇歹人强行以帮提行李为由,索要50元钱,他挺身而出,严词拒绝。同学问他怕不怕,他回答说:“一个大学生就应该有正义感、责任感,应该关心身边的人。”
肖栋栋身高1.75米,被大学同学公认为班上最帅的男生。在大家的记忆里,肖栋栋有句口头禅:“那算什么!”面对荣誉,他说:“那算什么!”面对困难,他同样是“那算什么!”有个同学因病休学,思想有些波动,肖栋栋找他谈心说:“人遇到困难算不了什么,关键在于如何挺过去。人不怕困难难住自己,就怕自己难自己。”
肖栋栋家境并不宽裕,母亲宋正琼有心脏病,姐姐在外打工,家中还有80多岁的爷爷,日子过得很清苦。但大学期间,他从来没申请过贷学金和困难补助。他深知父母培养自己不容易,平时总是省吃俭用,寻找打工助学的机会。
自身虽拮据,肖栋栋却常常接济比他更困难的人。1997年冬天,女友胡旭陪他在街上买了件外套。不几天,萧栋栋还是感冒了。胡旭见他穿得很单薄,责怪他:“怎么不穿那件外套?”肖栋栋支吾了半天,说:“有位老乡在读成教班,家里很穷,刚寄来的一点钱还债了,现在还只穿着衬衣和夹克,我就把外套脱给了他。”
肖栋栋牺牲后,原班上的团支书高建林含泪写道:“栋栋,记得吗?刘宇用的床单,沈银波用的蚊帐,张伟体华身上穿内衣,还有我用的台灯,都是你送给我们的……”
对同学,肖栋栋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同学们都说:栋栋走到哪里,就把青春的朝气和一丝丝暖意带到哪里。
1997年7月,同学王浩因急性胃出血,上自习时晕倒,大小便失禁。肖栋栋连忙跑过去,背起他就往校医院里赶,又脱下自己内衣裤给王浩穿上,接着送他到中建三局医院,在那里守护了一个通宵。
1998年夏,低年级的同学代会平想买份足球报,可身上没有钱,肖栋栋身上只有一张百元钞票。他跑了几家小卖部,把大钞找零后,硬是给代会平带回一份报纸。
这样的故事一串串。肖栋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岁月的流逝,使我们更加成熟,逐渐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要和周围的人在团结协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多考虑整体利益,小到班集体,大到国家,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助人为乐的精神,体现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不光是为自己活着,同时也是在为别人而活着。”
肖栋栋用他年轻的生命、无悔的选择,为这段文字作了最好的诠释。
“人一定要有理想,一定要朝理想去奋斗,绝不能随波逐流。”
肖栋栋1977年6月生于湖北巴东东氵襄 口镇。父亲肖能善、母亲宋正琼是两位扎根山村教育近30年的教师。栋栋直到3岁都没有名字,乳名奶娃。
奶娃聪明伶俐。4岁那年,父亲在桌上放了6个杯子,前3个杯子装了水,后3个空着。父亲叫奶娃只移动其中一个杯子,让有水的杯子和无水的杯子间隔开来。没过一分钟,奶娃问:“我能不能把水倒一下?”“可以啊。”父亲回答。奶娃爬到桌子上,把第二个杯子里的水倒进第五个杯子——成了!肖能善当场把儿子抱起来,举过头顶:“我有希望了!”他正式给儿子取名“栋栋”,希望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肖栋栋不负父母的期望,刻苦学习。1991年,他考取了恩施一中,但因家庭经济困难,改读于巴东一中。1994年,肖栋栋考取了湖北工学院工商系外贸专业。
像所有同时代的有志青年一样,步入大学殿堂,只是肖栋栋诸多梦想中的一个。肖栋栋在大学二年级时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他的书架上,始终放着一本关于怎样入党的书。他对这本书珍爱有加,经常取下来仔细阅读。他不止一次地对同学说:“中国的希望在中国共产党。我非常想加入党组织。”
肖栋栋在一篇日记中写道:“当代大学生应密切注视党对青年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
由于来自大山区,刚入学时肖栋栋成绩在全班排名靠后,但他不气馁,不松懈,上教室、泡图书馆,寝室熄灯了,就跑到别的地方学,学习成绩一跃为班上前几名。大二、大三时他连续获得学习进步奖。大四,英语通过了国家六级考试,毕业论文被评为优。湖北工学院院长潘安福说:“肖栋栋的论文我看过,资料详实,论据充足,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学有专攻,还须全面提高”。肖栋栋深知,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因此每天将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放过任何一次锻炼提高的机会。系里举办卡拉OK和英语口语竞赛,他是出色的主持人;系里组建篮球队,他是主力队员;系里组织辩论赛,他旁征博引,口若悬河,被评委一致评为最佳辩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肖栋栋两次被评为湖北工学院三好学生,两次被评为优秀团员……去年9月,肖栋栋终于实现了人生的又一个梦想,来到武汉工业大学983班进修研究生课程。但他还有更远大的抱负,读研、考博,继续深造。他说:“人一定要有理想,一定要朝理想去奋斗,绝不能随波逐流。”
年轻的肖栋栋还有很多梦想来不及实现。明日,英雄将入土归安。一个英雄走了,千百个英雄正在成长。如今,在肖栋栋及整个荆楚大地已迅速掀起了学习肖栋栋英雄事迹的热潮。
大江东去,滔滔不息。英雄在时代的涛声中矗立!英雄在恒久的岁月里永生!
王 军
20岁的湖北籍外来工王军抢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他那短暂而美丽的人生却给人无穷的回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海拔1600多米的湖北省巴东县绿葱坡镇杨家坪村,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现在仍住在土坯房的王军一家人就是该村村民。
家庭的艰辛,使儿时的王军过早体验到了沧桑和磨难,但高耸的大山,铸就了王军山里人的朴实善良、深爱生活的性格。
王军为人厚道,心肠特好。1998年3月,正读初中三年级的王军,发现初二年级一名同学因严重感冒发高烧,便将其急速送往医院,守候一天一夜,并用自己仅有的钱为这名同学看病买药。1999年7月,邻居一个7岁小孩不慎从房顶上摔下,昏迷不醒,王军得知后,急忙将小孩子送到医院抢救……
去年3月,已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校学生的王军,见患白血病的同学董强住院治病缺钱,便从自己仅有的52元生活费中拿出50元捐给董强。
今年1月,王军来到深圳宝安达濠建筑总公司打工,准备挣足1万元钱后报考大学。过去拿笔杆的他如今每天要抬水泥供公路施工用。从早晨7点到晚上7点,从晚上7点到早晨7点,白班,夜班,一干就是12个小时。在建筑工地,王军的肩最嫩,可他很勤快。每到下雨,炊事员一人把饭送到工棚时,见人手少,王军就主动帮忙送饭,工棚里外的啤酒瓶子,纸屑总由王军清扫。
工作再累,再苦,王军却忘不了业余时间以书为伴。这些天来,在王军生活过的宿舍,望着王军生前的书籍和笔记本,工友们禁不住潸然泪下。
“我出生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过了二十个春秋的我,说已成熟,说我长大,不如说我已有了自己的人生。贫穷只是物质的贫乏,而不是精神的衰落……”这是今年3月王军《我写我自己的故事》中的一段话。
可惜,20岁的王军还没写完故事就匆匆地去了。
珠江水涨祭英雄。王军为抢救落水儿童而献身的英雄事迹正为人们广泛传诵。
区委副书记马松林6月8日在当天报道王军事迹的《宝安日报》上批示,区各媒体要大力宣传王军舍已救人的高贵品德及其生前的优良思想行为,以激励广大青少年推进我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同时有关单位要做好善后处理等工作。
一个学英雄、慰英灵的热潮开始在宝城掀起。深圳惠东平海碧甲“白沙湖”度假村董事长黄伟文给王军亲属捐款1000元,一位叶小姐打电话表示要捐款2000元……人们用行动表达着对英雄王军的敬意。
《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恩施晚报》也相继对王军的事迹做了报道
一时间,王军的名字传遍家乡,传遍荆楚大地。
第二节 巴东青年风采
青春闪耀野三关
——记全州首届十大杰出青年、野三关镇党委书记李闯同志
正当宜万铁路线条在巴东地图上描绘点缀,沪蓉高速公路的勘测者们在巴山蜀水间穿梭,“楚天明星乡镇”的金杯等待着去摘取,伴随在深入开展“二次创业”伟大号角声中,有一位热血青年在将军的故乡默默地奉献着他的青春。“头顶一片蓝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这句流行歌词用在李闯身上恰如其分。二OO一年二月,县委决定由李闯任野三关镇党委书记。
谁不说咱家乡好
在峡江两岸,李闯的名字妇孺皆知,有十多年企业管理经验的他以果敢、务实赢得了人民钦佩,面对组织的决定,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把自己比作成一块“砖”,他带着家乡人民的期望与重托,踏上了这块心爱的热土。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到野三关的第二天,他把皮鞋换成解放鞋,便踏上了乡村小路,一头扎进调查研究之中。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他走遍了全镇的所有行政村和企业,了解了部分个体民营经济大户。脸晒黑了、人累瘦了、心里有谱了。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在全镇三级干部会上,他提出了:“以加入WTO为契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深化二次创业,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产业结构调整、合理配置资源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为目标;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小城镇建设为核心,促进农业产业化、民营经济大发展,实现野三关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实施三三工程,加快五线建设,落实一村一特,建设明星四城,提高生活质量”为经济发展目标。新世纪的野三关在发展上又赴上了新的征程。
在一次下乡搞烟叶检查的途中,一位老人听说他是本地人,便跟李书记开玩笑地说:“别人说,端公不干自己屋的神呢”。“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祖国和自己的家乡,谁不说咱们的家乡好”。
说了算,订了干,团结才是真力量
搞企业出身的他,一到农村,便能很快地进入角色。在每次班子会上,他总是广泛地征求同志们的意见,一股民主团结实干的风气盛行,他经常给大家讲玩扑克的故事,来倡导团结的重要性,“大小王不合心,管不住一对三”。文章写得再好,落实才是一切。他常说,干部是面镜,群众是杆称,那称砣才是老百姓。
去年3月,他刚到任近一个月,镇情还不太熟悉,镇长就被组织委派到党校去学习,面对乡镇机构合并,人心浮躁;产业发展,民怨不断;收枪治爆,困难重重;灾害频繁,群情低落;乡镇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沉重的乡镇债务不堪重负;政府机关日常运转十分困难。面对此情此景,他没有困惑,没有退缩,而是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团结带领一班人,以“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为契机,勤政廉政,率先垂范,以青年政治家的勇气,战胜和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风险。
全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全镇农村社会总产值实现了2.01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12%,实现了财政收入480万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到1653户,烟叶面积达到了12400亩,实现收入660万元,实现了两烟“地膜化、白田化、管理经常化”,就连吉普车无钱加油的情况下,还设法为烟农印制《实用技术百题解答》18000余份,组织干部开展烟叶栽培技术知识竞赛,强化了干部素质,掀起了科技兴烟的高潮。仅菜籽坝村就有10户烟农收入过万元,其中四组烟农黄本清实现烟叶收入1.3万元,他们十分高兴地说“还是感谢李书记在我们面临毁灭之灾的关键时候儿,及时消雹,并给我们送来了实用技术,帮了大忙”,今年春夏之季,阴雨长达50多天,烟苗起了节,眼看全年经济收入将化作泡影,他立即组织干部群众战晴天、斗雨天,在野外搭棚搞假植,撑着雨伞搞移栽,确保了烟叶生产不误农时,打了一场抗灾救灾的胜仗。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农写了一首打油诗:“春雨无情整八周,农稼灾毁民望头,书记镇长家家慰,急起自救又丰收”。
他经常深入到农民家中和厂矿企业调查了解情况。有一次,一位经营钢材的老板向他反映有关职能部门乱收费乱罚款,工人出身的他气愤地说“他们再收,叫他们找李闯收”,这样一来,民营老板的腰杆硬了,合法经营的意识也强了,并主动到税务部门缴纳税款。他与民营老板交朋友,经常为他们排忧解难,他联系的多仁食品魔芋有限公司,首次在全县出口创汇20万美元,填补了全县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的空白。
真情为民不图回报
野三关是恩施州的东大门,区们优势独特,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但这里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质量不优,成了李闯的一块心病,常有人说“野三关太野,野三关人缠不得”,街是堵街,地霸猖獗,他百思方得其解。一天晚上,他在街上散步,听见群众议论说,街上车人混道,外地客商叫苦,晚上回到寝室,彻底难眠。第二天一早,他迅速召集开了班子会,专题研究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有关问题,明确了具体思路和措施,亲自挂率,不到一个月,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建起了1000米集镇主道防护栏杆,安装集镇路灯157盏,设置灯箱广告20个,过街横幅10幅,基本实现了集镇“四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集镇绿化、环境净化。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前不久,一位武汉的客商考察路过此地,竟被良好的人文环境所吸引,决定在此投资近百万元建“巴东东方百合花卉有限公司”。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是李书记经常思考的问题,他提出,要在“调”字上添笔墨,在“特”上做文章,在“增”字上动脑筋,在“实”字上下功夫,按照“一村一特、一乡一品”的格局,大力倡导特色产业。全镇发展了蔬菜专业村25个,药材专业村10个,牲猪专业村10个,烟叶专业村22个,一个一个的特色产业擎起了野三关经济发展的大梁。今年5月中旬,他身患重感,拔下针头硬是坚持下乡抗灾救灾,深入到了与长阳县接壤的东流河村检查工作时,得知低山13村没得一个可靠的支柱产业,回到机关后,迅速安排分管领导到周边县乡去考察后,决定在低山发展千亩黄姜基地,思路一明,一呼百应,仅茶园岭村,就落实了500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蔬菜上市旺季,他白天忙于处理重大事务,多次深夜到蔬菜产区夜访菜农、客商,向他们了解农副产品行情、销售秩序的好坏,一批地痞流氓得到了应有的惩处,维护了广大菜农的利益,为及时给客商排忧解难,他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热线电话在各个醒目的交通要道予以张榜公布,如今在野三关农村各地看到的是客商如潮,农民朋友欣慰的笑容。
打铁得靠本身硬
“做人比做官更重要”这是他经常勉励教育干部的一句话。刚到任不久,他就发现机关干部作风拖沓,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开展文艺活动,激发了干部工作热情。坚持用制度管人,健全了《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干部考勤制度》、《小车管理使用制度》、《接待制度》,制度制定后,自己总是模范遵守,经常到县城开会,乘坐普通面的。今年3月份,一家省级新闻单位的记者慕名前来采访他,被婉言谢绝,这位记者很不明白的离开了,他很少在报上留言、广播上留音、电视上留影,心中只有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干部的冷暖。在今年上半年的长期阴雨中,他经常深入灾区,慰问灾民,带头给灾区捐款,给特困户送玉米软盘及新品种、新科技。在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上一位政协委员慷慨陈词:“从李闯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本色,作风过得硬,群众有奔头”。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心务实,奉献自己的青春,燃烧自己的生命,李闯同志用一个杰出青年的点点滴滴,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大 山 柔 情
——记全州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巴东县东氵襄 口阳坡村党支部王联荣
地处长江巫峡北岸的巴东县东氵襄 口镇阳坡村,曾是一块山寒水瘦的穷乡僻壤,几年来一跃成为州县“科普示范村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单位”。问及个中原因,总得与一个传遍峡江两岸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就是全州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王联荣。
王联荣出生于东氵襄 口镇西北边陲阳坡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中,历经高考三战三败的拆腾,自费中专不包分配的摔打,自修函授大专的砺练,压根儿地说他自卑过、痛苦过、失望过,但无情地现实容不得他去犹豫和思考。
92年,镇委社教工作组在阳坡村整顿“两委”班子时,王联荣被村民们推选为村委主任,时年24岁。是时阳坡共有9个行政小组,382户,1435人,7056亩地域,人均纯收入仅159元,人均粮食才316公斤,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共有6个组不通公路,照明用电似通非通,人畜饮水极度困难,无一只广播音响,学校已成危房,求医山遥路远。阳坡人在困境中艰难地徘徊。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一腔热血他垫支干部工资一年,当年组织群众投工600多个,延伸村级主线公路2.5公里;发展桑蚕372亩;普及饲料青储窖300口。当他领略村组干部要钱要粮要命(计划生育)的苦头时,他只能暗自伤感。
93年,正值全省统一村委会换届选举,他被村民们全票再次当选为村主任。“面对一张张重金难买的选票、一双双寄予厚望的眼睛、一个个坦诚质朴的村民,我终于稳定了那份动荡不安的情绪,立下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雄心,因为我再也没有理由辜负这份特别的厚望,再没有理由去瞻前顾后了”。(他在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揭晓会上的发言摘要),他在就职演说中发自肺腑地讲道:“致富阳坡是已任,发展阳坡是天职,我的事业在阳坡”。
94年初,他被受命出任阳坡村党支部书记,就这样村主任和村支书两副重担一人挑上了。他大胆地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三年变模样、五年奔小康、十年造辉煌”的战略目标。水滴石穿,锲而不舍,凭着全身心投入,他把一班人盘活了,成立了民兵连、妇代会、团支部、民调治保委、计生协会、村民代表议事会等助手参谋监督组织,健全了代表议事、党员干部学习、干部岗位责任、党风廉政建设、财务管理、民主生活会等“约法三章”,制定了阳坡村《党内政治生活十条准则》、《阳坡村干部日常行为十不准》,把全村干部思想统一到想发展、谋发展、抓发展上来。
为使阳坡面貌彻底改观,他带领干部群众战天斗地,“愚公移山”。组织村民投资2.6万元,兴修公路5.6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筹资1.4万元,更新了电杆、整改了线路、新修了供电用房;他和大伙一道立杆架线,耗资1.4万元,开通了零线广播,使家家户户有了广播;争取资金1.3万元,新建饮水池11口,勘设管理2.5千米,使12户500余人吃水老大难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全方位筹集,投资1.2万元兴建了村卫生室。多方求援,向上争取资金21.8万元申办了全镇第一批六年制小学,兴修了学校公路和操场,建起了师生饮水池,添置了课桌凳,建起了实验室和图书室,兴建了800平方米教学楼和16个墩位的厕所,通过了省级“普九”验收。
为治理好这个村,他从自身做起,实现了“五大转变”。一是开展党员干部“帮一带三”活动,扶助长困、帮助特困、周济灾民、孝敬五保户,帮助困难孩子入学,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推动了由行政命令向服务实干转变;二是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用“小宪法”规范村民行为,采取政治攻势、思想教育、组织处理、经济约束、行政干预、法律制裁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促进了由以言代法向依法治村转变;三是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在村支部领导下的村民代表议事会的作用,实现了由以权压势向民主决策转变;四是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发展示范作用,促进了由盲目蛮干向科学运筹转变;五是办起了全镇第一个村级成人文化技校,培训了一批桑茶技术员队伍和科学养畜能手,推广了农作良种良法,五年培训35期29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2063份,使阳坡形成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促使了勤俭治家向科教兴村转变。
同时,阳坡经济发展思路明确,措施得力,成绩裴然。在他带领的村委一班人“以高效经济林建设为龙头”,带领群众,苦战三个冬春,发展了桑蚕、茶叶、柑桔、杜仲、银杏、小水果573亩,户平1.5亩,年收入66.7万元。“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重点”,截止目前,个体经销运输11家、酿酒作坊8家、粮油加工4家、副食品加工2家、饲料加工4家、建筑建材3家、缝纫2家、修理2家,年产值达107.6万元;“以突破性发展牲猪为骨干”,通过牲猪改栏、改良品种、普及青储窖、组织贩运,牲猪年出栏1450条头,年产值可达140万元。“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依托”,组织农民改山造田,建立村级茶园70亩,创办茶厂,年产值3.6万元。
“ 阳坡村变了”,这里的百姓这样说,东氵襄 口镇的各级干部也这样说。1999年,全村总收入由92年的45.5万元上升到386万元,多种经营收入由7.6万元上升到146.4万元,人均纯收入由159元上升到1438元,人均粮食由316公斤上升到589公斤。全村拥有电视机268台,粉碎机和干湿磨188台,电风扇96台,组合音响83台,电视电线锅14口,洗衣机8台,196家平房。阳坡人终于跨越了贫困的警戒线,立于跨世纪的新起点,豪迈地奔向新千年。
当我们和他共同回首往事,抚今追昔,确实令人感慨万千。当他想起搭起帐篷卷起被窝带领600多村民在政府组织的雷大公路建设工地风餐露宿的21个昼夜;想起五保户儿子艾庭报死后冒雨送葬他当“孝子”是可怜相;想起为修建学校跑项目过江回家没有船费,大年三十也还守护在工地的情形,酸咸苦辣一涌而上,他苦笑得好伤心。当他想起资助特困户王新怀的儿子读完4年本科和艾孝敏等4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时,想起他任支部书记期间发展了5名党员,培养了6名积极分子,还新发展19名共青团员时;想起他为修建公路抵押工资两年,无偿捐资400元时,他无怨无悔,笑得好豪迈。这一切的一切令人难以置信,叫人敬佩不已,但他却说:“这些微不足道的点滴小事,仅仅印证了我没有辜负大地田野的哺育,党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
王联荣任村书村主任八年了,八年,在人生的历史年轮中,仅仅是短暂的一瞬间。八年来,他用“第一线”的体验,凭中国行政体制中最小的“官”的经历写出了《亦说“村官”好困惑》、《话说农村收款难》和《透过现象谈“减负”》等心得体会;摸索出了《东氵襄 口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探微》、《村组精神文明建设试探》和《新形势下村支部如何履行职责》等经验之谈;发表了《贯彻组织法村支部该咋办》、《新任村主任要把握五性》和《毁桑孕育着兴桑》等真知灼见。或许是来源于田野底层,或许是“真生活”的挖掘,他的文章在各级报刊、电台发表后很受基层读者青睐。
有人说,他的机遇太差,任职以后再不提从村干部中招收录用国家干部了。有人说,村干部本身就“出路不大”、不划算,既不能发大财,又没多大奔头。可他在恩施州十杰青年表彰会上,他为自己的执着而自豪:“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今天我可以以一个唯一的农民代表自豪地告诉大家: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上,同样是青年人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大舞台,农村更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勤劳——奉献!”
金 盾 之 光
——记全州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巴东县公安局副局长向孔辉同志
一个平凡的名字演绎出非凡的警坛故事,一段青春节拍奏响了无悔的灿烂人生。
现任巴东县公安局副局长的向孔辉,可算是一名年轻的老公安战士,33岁却已在公安战线奋斗了十三年之久。十多年里,他从基层派出所普通民警干起,到副所长、所长、刑警副大队长,又到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交警副大队长、刑警大队长而后在副局长任上时,这棵毕业于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警坛苗子,早已成长为一株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人民群众交口赞誉的警苑奇葩了。
从出色的侦查员,到优秀的指挥官,向孔辉一路汗水一路艰辛,一路耕耘一路收获,用执着顽强的敬业精神,用开拓进取的带队方略,拭亮了金色盾牌上耀眼的光辉。
一九八八年,初出校门的向孔辉走入公安战线最基层,一头扎进穷乡僻壤的巴东县清太坪派出所,成了一名普通民警。由于工作扎实业绩突出,很快升任白沙坪派出所所长。一九九六年又调任江南重镇——野三关派出所所长,以确保楚天明星乡镇的治安秩序。面对这个两条国道纵横交错的山区集镇,面对纷繁复杂的治安形势,向孔辉决定从旅店业整治入手,提出“规范旅店管理、严打车匪路霸、夯实农村治保会”的工作思路,带领干警摸爬滚打在山高水深里,使治安形势迅速扭转,牢牢保住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并在全州率先规范了国道旅店业管理,探索出了农村治保会建设新模式。同年,野三关派出所被恩施州公安局评为“优秀派出所”,人民群众满意率居全州第一,其旅店业管理经验得以全州推广。
任野三关派出所所长两年期间,全所工作屡创佳绩。该所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四名干警分别荣立个人三等功。九七年又被省公安厅表彰为“先进集体”,创建的石桥坪村治保会被树立为全省治保典型。
一九九八年,向孔辉调任县局刑警副大队长,负责318国道及野三关等七个乡镇的刑事案件侦破工作。在任期间,他带领六名干警历经艰辛、顽强拼搏,一年侦破刑事案件160余起,其中重大案件50余起。他主侦的“3·17”特大抢劫、“11·7”特大车匪路霸、“1·3”劫车杀人等七起大案,被作为破案成功经验典型案例予以总结。
即便是在一九九九年因工作之需调县局办公室主任、县交警副大队长的短期任上,向孔辉也是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创建了可喜实绩。在局办公室,他积极协调部门配合,努力开展工作调研,使办公室工作在全州名列前茅。担任交警副大队长分管交通秩序期间,也因规范案件处理程序、探索交通管理新机制,受到省州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
二OOO年初担任刑警大队长后,为带好刑警队伍,向孔辉结合本单位实际大胆改革警务制度、优化警力配置,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探索出了一套统一、高效、科学、完善的山区刑侦体制,为打击犯罪、保一方平安立下了汗马功劳。二OOO年度,巴东刑警大队因“打拐”、“严打整治”等专项斗争成绩卓著,受到省公安厅表彰和奖励。所辖信陵刑警中队也因“阵地控制”特色被评为全省优秀示范中队。
二OO一年度,向孔辉带领全体刑警以高压态势投入“打黑除恶”和“严打整治”斗争,立下累累战功。半年破获刑事案件184起,其中“1·27”爆炸、“3·27”投毒等21起大案难案的侦破,受到恩施州公安局的充分肯定。“1·3”江盗水匪案的成功破获,受到国家公安部、省公安厅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公安部批准荣立集体一等功。跨省特大系列机动车盗窃案的破获也受到省公安厅的通报表彰。今年以来,向孔辉指挥刑警继续以“打黑除恶”为龙头,高举“命案必破”旗帜,连连攻克疑案难案,如“6·13”强奸杀人案,“6·24”抢劫杀人案等重大恶性案件的成功破获,受到县委、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高度评价。
强将手下无弱兵。作为这支骁勇善战、屡创新高的刑警队伍的领头人,公安局副局长向孔辉头上更是光环耀眼:二OOO年被评为第二届巴东县“十大杰出青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十大优秀侦查员”,二OO一年七月,他再次被中共巴东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二OO一年十二月被表彰为第三届恩施州“十大杰出青年”……
巴山巍峨养育了热血儿郎,江峡形胜磨砺出警坛硬汉。向孔辉矢志不渝地深爱头上这枚熠熠警徽,深爱着脚下这片坚实的土地,誓将一如既往地奋头在刑事侦查的前沿阵地,再接再厉,再塑丰碑。
巴 山 骄 子
——记全州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台)党组书记、局(台)长燕冰
燕冰,七尺男儿,血肉之躯,自信、自强,虽无惊天憾地之能,却不失战天斗地之志。六年间他带领巴东广播电视人抢机遇、抓改革、促发展,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广播电视事业进入全省广播电视先进县,硬件设施全省一流,新闻宣传各项考核指标连续两年居全省县市级台之首,固定资产投资六年翻了四番,达到2500万元。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台)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一位三十六岁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领导夸他有才干,同行赞他有魄力,同事们服他,信他,愿把心掏给他……
视事业为生命,一个精通业务的行家
1986年,燕冰从黄冈工业学校毕业分配到巴东人民广播电台任播音员。从丝绸专业毕业的他以前仅仅在校广播室接触过播音,而今要在一个正规的新闻单位从事播音员工作,一切得从零开始。
面对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燕冰较起了真。每天黎明前起床,爬上楼顶练声、运气、发音,为发准每个字音,他在手上,胳膊上写满了标准普通话音节,即使步行在街上,嘴里仍念叨着普通话。就这样,凭着那股不畏艰难的干劲,燕冰的播音水平不断提高。92年8月,燕冰调入县有线电视台,成长为全县观众喜欢的第一位电视播音员。
不满足于初步成功的燕冰,深知一个新闻工作者仅仅能播音是不够的,必须还能采访、写稿、编辑、制作节目。他在完成播音任务之余,又利用节假日上山下乡采访典型,挑灯笔耕写出了一批批稿件,散见全国各报刊电台,其中不少作品获得省、州好稿好节目奖。几年间,他已成为集采、编、播于一体的多面手,在全省小有名气。1994年,燕冰由于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被表彰为“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受到江泽民、朱镕基、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就在这个光荣而神圣的日子里,他还出色地主持了全国各族青年联欢晚会,把大山儿子的美好形象留在了首都北京。
从精通业务的专业人才走上领导岗位,对燕冰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同时也是一大挑战。1996年6月,巴东县人民政府正式下文,任命燕冰为巴东县有线电视台台长。从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直接走上一把手的领导岗位,这在巴东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部门的负责人,燕冰深知自己需要学习的太多,不管是领导艺术,还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各项业务,必须内外兼修,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样才能指挥若定,成竹在胸。当台长期间,燕冰主管新闻宣传,却把工程技术、网络管理当作必修课,不时同外线职工一起作业,现场学习操作知识,甘当官职最大、架子最小的学生。局(台)合一后,燕冰除主持全面工作外,还先后分管过新闻宣传、工程技术、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就这样,燕冰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成长为广播电视的行家里手,成为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年青一代的佼佼者。
以局(台)为家,一位称职敬业的领导
燕冰有这样一句口头禅“把局(台)的事当作自己事办,用责任心来把握事业发展的航向,是非自有公论,但求无愧于心”。自担任领导职务以来,他这样做到了,并且做得让人心悦诚服。
96年上任巴东县有线电视台台长后,燕冰认真地进行了思考:地位的升迁并不仅仅意味着成功。虽然巴东的电视事业从九二年已经起了步,但四年的缓慢蠕动,留下的是人浮于事的机制、涣散的人心,落后的设备和末流的工作成绩。临危受命的他知道自己接受的不仅是信任,更重要的是一份责任。他在认真分析台情后,果断提出“突出中心,精诚团结,严格管理,用好人才,争创一流”的治局治台思想。他深信,只要统一了人的思想,再坚固的堡垒也可以攻破。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燕冰正是这样,三峡移民机遇来了,他抓住了,从而使巴东电视台永远告别了办公、机房租借在总面积不足200m2的三套宿舍里,制作节目无设备全靠人工拼结的局面,通过多方挖潜,积极筹措资金,在新城西壤坡中心地带建起九层办公大楼,添置了全新的摄、录、编、播设备,从此,巴东电视台开始插上腾飞的翅膀……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伯乐总能识别千里马。在原先的机制下,不仅不能挖掘人才,而且不能留住人才。燕冰本着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决定第一个吃螃蟹,一气推出了三项改革措施:职工全员聘用制,干部聘任制,工资浮动制。连续七年面向全县、全州、全省、全国,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考各类专业人才近三十人,为事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业务上燕冰是行家,管理上也不例外,他深知德能服心,正人先正己。要能管住别人,首先得管住自己,要想别人服你管,首先得让人相信你。他时刻要求自己,凡是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凡是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创业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燕冰身先士卒,一起同兄弟们摸爬滚打,饿了吃方便面,困了睡地板……“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带动人,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做一名勤政务实的领头雁”成了燕冰做事的思想和行动基础。自担任领导职务以来,燕冰就将全部精力交给了广播电视事业。几年以来,他几乎没有完整地休息过一个星期天。从上任那天起,他就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父母,有时一个月也难得和儿子见上一面。今年11岁的儿子曾给他写过这样一张纸条:“爸爸,你怎么老不来看我,我有很多话要和你说。”为了当好事业的领头雁,燕冰舍弃了家的温馨,也舍弃了年轻人应有的许多享受。
从1996年到1998年,巴东电视台走过了艰难的创业过程,在省州逐渐有了位次。怎样在现有的成绩面前不停步,取得更好、更高的成绩,燕冰决定,每年制定一个全新的目标来激励大家进取。他常说:每一个新的目标的制定都是一个人心再凝聚、战斗力再增强的过程。
1999年局(台)合一后,燕冰所在的领导班子迅速把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合心、合力、合拍”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建设省级文明单位,努力争创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上来。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局(台)便妥善处理好了原局若干年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保证了局(台)合一后的平稳运行。结合巴东广播电视工作的实际,局(台)把工作的重心与着力点放到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上,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协调配合,先后选拔了十名三十岁以下、有知识、有文化、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充实到站长领导岗位。每一位站长上任前,燕冰都要和他们仔细谈心,亲自把他们送到新的岗位,并随时与乡镇党委、政府领导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鼓励他们拼搏进取、奋发有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带动着各位站长。针对乡镇站人才匮乏的现状,局(台)还对所有大中专毕业生进行了集中统一培训、考试考察,全面改善了各乡镇站人员结构。与此同时帮助各乡镇站克服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喉舌意识,产业意识,改革观念,发展观念,使各个站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迅速到位。2000年不到一年时间,局(台)就支持近十个乡镇站办起了电视自办节目。结束了四年没有建设结束的全县微波联网工程。在全省率先完成七十一个“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成为全县第一个完成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公开承诺实事任务的单位。在这一年当中,燕冰的足迹踏遍了全县十七个乡镇管理站,最少的地方也去了三次。由于乡镇广播电视部门负责人配备到位,加上燕冰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全县广播电视事业呈现出城乡联动,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为争创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思路一改天地宽,燕冰带领广播电视系统200多名干部职工艰苦创业,使全县广播电视事业一年一个样,建成了全省同行业最先进的有线电视前端系统,局(台)采、编、播系统全部实现数字化,与中央台、省台全面接轨,新闻宣传及精品生产工作起步腾飞,连续两年名列全省同级台第一名,县城传播38套有线电视节目,实现了全县乡镇微波联网,县城建成了光纤网,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县71个村的“村村通”德政工程,并超前实施广播电视节目“组组通”和“户户通”计划,使全县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5%。巴东广播电视彻底搞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进入全省的先进行列。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台)1998年至2002年连续五年荣获全州广播电视综合考评第一名;多次被巴东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县直机关十佳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恩施州委表彰为全州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州委宣传部表彰为全州理论学习先进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燕冰本人多次被表彰为省、州、县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评为“全州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改革创新奖”。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台)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领导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巴东模式”,要求全省学巴东。
把同事当作亲人,一个贴心知心的挚友
到过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台)的人都能感受到局(台)空前的凝聚力,80多名干部职工团结得好像一个人一样。大伙都明白,只有团结战斗,才对得起燕冰用心血铸就的兄妹情谊。
与燕冰交往过的人都有一个感觉:这个人是一团火。为了治理好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台),燕冰主持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他对台领导和中层干部提出:要求群众办到的,自己首先办到,要求群众不干的,自己带头不干。在巴东局(台),榜样的力量成为干部职工前进的动力和标杆。从九六年开始,巴东局(台)就一直坚持一月一次的政治思想学习制度,在外人看来的形式,在局(台)的确发挥着纯洁思想、规范言行的作用。
制度无情,并不意味着人情的淡漠,局(台)内部始终充满着真情,关心和热忱成为凝聚人心的情感纽带。工作上带动,任务上不含糊,有问题不袒护,工作中燕冰有他相当严厉的一面,但他也深知只有对单位、对职工付出自己的一腔深情才能换来同志们拼命工作的干劲。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台内新闻、工程人员上下班时间不固定,加班加点是常事,在同志们精疲力竭,汗流浃背的时候,你总能看到燕冰与大家一起工作,送茶送饭,问寒问暖的身影。一位职工曾激动地说:要求彻底的公平是不可能的,但人都需要心理的平衡,需要真诚地对待、热忱地关怀,生活中,燕冰做到了这一点。
看重人,关注人,真诚地对待人,让每个人都能舒心地工作,尽最大力量发挥他们的潜能,用事业挽留人,是燕冰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的出发点。来自江汉平原荆门市的播音员廖祥文,是省广播电视专业科班生。家在荆门农村,家庭特别困难,母亲长年病魔缠身,年迈的父亲一人操持家务。1997年底,巴东广播电视台实行三台合一之前,廖祥文的心里也是十五只桶打水——七上八下,原准备离岗去俄罗斯,弄潮商海或回家乡工作,台领导摸准他的真实想法后,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一再挽留他继续留在巴东,可他却利用春节探家的机会一去不归。1998年元霄节,台里委派原与他共事的两位同志千里迢迢专程前往荆门时,小廖已在荆门电台上了班,荆门台的领导见到远道而来的同行,感叹地说:“在我的记忆中还没有哪个单位象这样重视人才,小廖留与走由他自己决定。”碍于情面的廖祥文决定还是到巴东一趟,算是向领导再一次辞行,当行至宜昌,接小廖的同事准备给台里一位同志帮忙买一双鞋,但把鞋码给忘了,只好打电话回台,燕冰回话说:“给他买鞋,42码的要大号,43码的要小号,否则就不能穿。”就是这件细微的小事,促使廖祥文把辞行的想法忘得一干二净,见到台长和同志们只说了一句话:“我回来了。”现在的廖祥文已经成了台里的业务骨干,而且加入了党组织,并被团县委表彰为“青年岗位能手”,在巴东的土地上已经深深地扎下了根。几年来燕冰在管理中总把人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竞争上岗让每个人都能凭借实力找到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同时激发人的上进意识。几年来台内的职工迅速成长起来,各方面的人才不断涌现,各项工作打开了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同志们都说:燕冰的真情管理不仅兴了一台,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巴东广播电视事业的专业队伍和后备力量,实在是一笔不可估价的财富。
十六年的广播电视工作历程,燕冰踏踏实实地走过了每一步,回首十六年的倾情付出,他曾为没能在年迈的父母面前尽孝道而自责过,为没能替贤惠的妻子分忧惭愧过,为没给年幼的儿子父亲的温暖揪心过,但他对自己的事业却无怨无悔。十六年间,他收获了同事们的真诚回报,收获了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肯定。“踏实做事,真诚做人”,将是他永远的人生信条,前方的道路上有他永不停歇的坚实脚步……
神 农 赋
——记全省青年产业大王、巴东县沿渡河镇青年农民向继雄
文●卢胜宜 许安义
这是座海拔1600多米的高山,山势高峻,然而,葱笼的绿色却使这山显得格外的温和。从山脚沿“之”字形小路蜿蜒上行,即使在这六月酷热的日子,也一点不热,越到高处,会越分明地感受到它夺人的气势和真诚的亲切,一如这山的主人的性格。
这山叫小神农架,这人就是全省青年产业大王向继雄。
初 露 锋 芒
现年33岁的向继雄,出生于巴东县神农架下的沿渡河镇,1986年初中毕业,就开始流动经营神农中药村。他买了汽车,一边跑运输,一边经营中药村,通过几年的合法经营,他开始尝到了甜头。他深深地意识到,药材在当地主要是野生的,分布在深山老林,全靠老百姓采药出售,没有形成规模,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于是他开始明白要形成规模,依靠科学种植才能致富的道理。
1989年,当政府号召人们种植神农党参、独活等中药材时,饿怕了的农民怕种了药材没饭吃,自然应者寥寥。向继雄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种了50株杜仲、100株党参,并跟着乡农特站的技术人员学技术。1993年,他又栽下了100余棵杜仲,1996年他首开先河,把自家的责任田全部种上药材。周围的群众劝他说:“你春种几颗苞谷、冬种点油菜,保证肚子胀鼓鼓的”。有的人冷嘲热讽地说:“到时候我们有苞谷也不卖给你,看你吃什么”。向继雄坚持将3.5亩责任田全部种上了药材,1997年收入近万元。
眼见为实的农民兄弟心动了,都学着向继雄种药材。1998年,向继雄自费跑重庆、下武汉联系天麻种子及栽培技术,回来后,育苗1.8万株,可苗子长到近5厘米高时,全部枯萎而死,累计亏损达2.3万元,原因是药材种植地海拔低、温度高、湿度小。这使得向继雄开始思考如何回避风险,要在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上作文章,形成集中联片种植,以便规模发展。他决定租赁小神农架下的荒山,带着乡亲们兴办神农药园。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实地考察了位于小神农架的送子园大干河药村场旧址,对发展药材联片种植进行了深入论证,觉得极具开发价值,于是向当地政府提交了个人《关于兴办神农药园的申请》,不久得到批复,同意兴办神农药园。
1999年冬天,向继雄带着20多名村民,扛着铺盖行李,带着锅盆碗,上了小神农架……
蓬 勃 发 展
夜已深了,砍了一天刺树草的伙计们早已倒头酣睡。屋外的风呼呼的刮着,向继雄仍盘坐在火炉边,柴木已燃完,剩下一堆火灰散发着暖气。他怎么也不能入眠。神农药园该发展哪些药材?怎么套种?名贵药村与一般药材按怎样的比例发展?周期的长短,收益快与收益慢的如何搭配?向继雄在苦苦思索。
天亮的时候,他终于倚在墙角边眯着了一会儿。
转眼已是阳春三月,神农溪两岸杨柳轻拂,小神农架上却依然滴水成冰,向继雄和他的伙计们在山上一寸寸的挖着。这天,他一边砍刺一边想着心事,想着想着就走了神,一脚踩在一根很尖的树桩上,树尖便从脚心直通脚背,顿时血如泉涌,他咬牙一拔,树尖上挂着丝丝白肉,痛得他“妈呀”大叫。
伤口很快就发炎了。妻子上山接他回家,还专门从医院买了药,边为他包扎伤口,边埋怨他:“搞什么租赁承包,回去吧,让别人来承包,你这脚恐怕半年也走不得。”
他望了妻子一眼,摇摇头说:“不行”。
妻子说:“那也该回去把脚治好了再来呀!”说着,妻子眼里有了泪水,声音有些哽咽。
他看了一眼妻子说:“不行就是不行”。
他拄着拐杖,一拐一蹶地来到药园……
2000年的冬天,下了三天的雪仍在沙沙的筛着,翠绿的小神农架已裹在了一层厚厚的雪袍里,树枝被积雪压弯了腰,向继雄抬眼看看漫天飞舞的雪花,心里却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再这样冻下去,刚栽下的药苗就要被冻死或积雪压断,他想不出别的办法,一脚踩进了齐膝的雪里。
他把被积雪压倒的药苗一棵棵扶起,用手把凝在枝上的冰块小心翼翼的摘开,从左到右,从前到后,扶了杜仲扶厚朴,摘了黄柏的冰凌再扶起按正,钻进靴子里积雪化成了水,冻得他双脚钻心的疼。
2001年,药园里的杜仲,黄柏已成林1500根,已发展神农党参、玄参、独活等药村60亩。
2002年,药园里的杜仲、厚朴已成林2000根,各种药村种植面积已达100亩……
县、镇领导来参观他的药园,他领着他们在这山上转了一整圈,看着这里连片的药材,在夏日的风里盈盈舞动,微风轻轻,瘦石历历,领导们个个啧啧惊叹,问:“你这到底值多少钱罗?”他估计了一下,说:“大概三十万吧!”。
“了不起、了不起。”领导们赞不绝口。
“那还没有”,他一挥手说:“过几年你们再来看,保证不是这个样子。”因为他正在绘织一张蓝图:专劈百亩天麻园;引进红苕新品种“868”,种植3000亩;与枣阳联手种植香菇1500万棒……
扶 贫 楷 模
向继雄爱小神农架,爱药园,同时更爱这里同山紧紧相连的乡亲们,特别是那些困难户,见他们富不起来,他心里急啊。2000年,他要了送子园村3户特困户的名单,作为自己义务扶贫的对象,在苞谷急需追肥的时候,买了6包碳氨送到困难户家中。
他给困难户送了50株党参苗子,第二年,又送了50株,定期到这些人家检查树苗的成活和生长情况,指导施肥和田间管理。送子园村杨某住着茅草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助他修房子,并送给他300元钱。不久,杨某搬家了,还有了药苗,按市场最低价算,一年可值1200元,一年便可基本脱贫。
向继雄没有很高的文化素质,但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处,也深知要得富,先读书的道理。村小集资建校,他送去200元,村里修路,他送去100元……。这几年,他用来扶贫和捐赠的钱达2000元之多。
有人问他:“捐这么多钱,你图的什么?”
他说:“政府当初给我那么多扶持,提供那么多方便,在国家集体有困难的时候,我能做‘铁公 鸡’吗?我曾经在团旗下‘赌了咒’(宣誓)的”。
多么朴实的话!他是用“赌咒”来诠释一个青年应有的修养和职责的,“为了集体,为了国家”这样的话许多人都会说,而他却是以朴实的情感,具体的行动来实践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2年6月,向继雄被共青团湖北省委等授予湖北“青年产业大王”称号。
这就是小神农架,一座融注了创业者奉献和奋斗精神的山,山因其精神而更加巍峨。
他瘦了,他把一腔的精气血液都融尽了小神农架上每寸沃土、每根药苗的每根根须上,他能不瘦吗?
当初向继雄带着锅盆碗盏上山来的时候,小神农架就知道,向继雄再也不会离去。
玩泥巴的巴东青年词作家周龙然
祝正旭 陈 勇
2002年1月21日晚8点,湖北电视台800平米演播厅。灯火如昼,佳宾云集,题为《山高水长》的2002年湖北、贵州春节联欢晚会录播正式开始。伴随着激情洋溢的音乐,主持人纷纷登台,现场一派热烈祥和节日气氛。而此刻,500公里外的三峡,小城巴东的夜刚拉开帷幕,群山静谧,灯火初上。周龙然正静静地坐在他狭小的家里,细细地琢磨着他那台早该下岗的电脑。作为2002湖北、贵州春节联欢晚会的文学主创和节目策划,此时不能亲临录播现场,周龙然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但工作嘛,很多时候总是要你作出艰难的选择。33岁的周龙然现在是个大忙人,他的忙是因为他在全省乃至全国文艺界的名气渐响。这三峡词作家、青年诗人的名号一挂,自然就有忙不完的事。这不,刚做完湖北春节晚会的策划,湖南、四川、重庆好几个省市电视台又催着要歌词。这个春节,够他忙活的了。可再忙,周龙然心里乐意,他知道能有现在这个动静是真不容易,歌曲《巴山谣》中的一句“身后是风雨,眼前是道路”,便是他对自己三十多年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
山里的岁月
在果林的花影里缥缈,在院里的葡萄上闪耀;
在床头的粮柜里堆积,在渔塘的波纹里打捞。
——周龙然《山里的岁月》
就算把地图翻烂,你也找不出巴东县清太坪镇松林湾村茂草坪这个乡旮旯,这块沉默的乡土静静地卧在大山的缝隙里。
1968年的春天,周龙然出生在茂草坪,他的童年和许多山里孩子一样,被大山染成了野花和泥巴的色彩。周家最大的梦想,就是看见背着小书包的龙然,能好好上学一直走出大山。然而1985年的高考,周龙然却不尽人意,于是,他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一切都那样的顺理成章。在茂草坪的青山秀水里周龙然正儿八经地跟泥巴打起了交道。山沟还是那道山沟,泥巴还是那塘泥巴,不同的是,小时候用它捏泥人儿,现在却要用它捏生计了。17岁的周龙然在家乡的肥沃泥巴里摸爬滚打了五年,僻静的村庄和艰辛的农活磨砺着他的心志。后来他许多作品中所涌现的浓浓乡情,正是基于这段难忘的田园生活。农民周龙然在乡下的那几年很苦,种庄稼、学石匠,但他那大山所赋予的心胸却无比旷达。砍柴背水、割麦犁田不过是区区一身汗,果林院里、粮柜渔塘尽可以悠悠半日闲。并且稍有闲暇,他便笔不离手,常常兴之所至皆成文章,他写的第一首歌词《月是故乡明》,信封上还沾有泥巴,居然还是被湖南《湘江歌声》的编辑看中。周龙然第一次看着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还是在1990年,玩了五年泥巴的他刚满22岁。苦苦的漂泊,久久的闯荡
苦苦的漂泊,久久的闯荡;
漫漫的风尘,淡淡的凄凉;
望一眼远方才发现,
走过了多少离合悲欢……
——周龙然《最终还要回去的地方》
周龙然玩出了一首《月是故乡明》,这让许多人感到惊奇。1990年,县文化馆“文化下乡”,馆内一位颇有建树的曲作家刘启明慕名来到茂草坪。乍一见面,刘老师怎么也看不出眼前这位小石匠也能调弄风雅。于是,就在村口的田垄旁,当着十余人的面,刘老师出了一道难题:以茂草坪的背水姑娘为题,现场作词一首。这题出得刁,有点像曹植写七步诗。周龙然蹲在他熟悉的村口,摆弄手中的泥巴,半个小时后,现场交卷。“碰落草尖的露/踏碎林间的夕阳/背着甜甜的鸟语/背着圆圆的月亮……”就是这首应时而作的《背水姑娘》打响了周龙然歌词创作的第一炮。这首歌最先在“全国艺术歌曲大赛”中获三等奖,后经总政歌剧团黄华丽演唱,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2002年又被北京大龙艺音像公司拍摄成MTV公开发行,同时还被中国联通西藏公司选用。小试牛刀,锋芒逼人。农民周龙然再也不能玩泥巴了,他被刘启明老师看中,调入县文化馆,专门从事创作。
22岁那年,周龙然在暮色中告别了他的家乡——茂草坪。他的心情很复杂,山风的清新和泥巴的芬芳让他不停回头。在后来的歌中,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感受:“最终还要回去的地方/很小很平淡/离别时不住地回头望/走得越远越觉得孤单……”。城市里没有闲适的竹篱鸡啼,有的是冰冷拥挤的钢筋水泥。离开家的日子一天天变长,周龙然在县城里又开始了他新的路程。他思念茂草坪,思念那儿的父母,思念那儿的泥巴,他把这些刻骨铭心的思念化作文字,写成歌词,让泛滥的乡情变成美妙的歌声。但城市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地方,艺术本身是不能果腹的,周龙然在稿纸上爬格子的同时,也在生活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他结婚后,当过画师,搞过广告设计,做过生意,光家就搬了三次。朋友们都笑说周龙然是个“多功能文化人”。是啊,歌词闭着眼可以去想,日子是要提着神过的。周龙然之独到,在于他将艺术和生活协调得井井有条。通过努力,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艺术的创作也同样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自1990年离开农村进城以后,周龙然的歌词创作步入了一个新的纪元。1997年,音乐电视作品《父亲》问世,这是周龙然歌词创作的里程碑。此歌先后登发于北京《词刊》、河北《通俗歌曲》、辽宁《音乐生活》等十余家专业报刊,全国各地作曲家为之谱曲不下四十首,后经南京军区作曲家方鸣谱曲,青年歌手陈蕾演唱,中央电视台导演张海潮执导拍摄成音乐电视作品,入围“第四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并广为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1999年,周龙然作词的歌曲《小桥流水》出炉,随后连续两年入选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黑龙江、安徽等省台也相继播出。2001年10月,湖南省艺校校庆五十周年的文艺晚会上,由宋祖英、张也、瞿颖、陈思思联袂演唱的开场歌曲《金色殿堂》,以及结束曲《我的母校我的摇篮》都是周龙然的杰作。由周龙然作词的歌曲《巴山谣》,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铿锵豪迈的文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土家人的风貌。该曲荣获恩施自治州“五个一工程”金奖,参评湖北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并获殊荣。2001年,该曲在“新世纪湖北民歌大赛”中荣获创作二等奖,并参加了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2002年湖北、贵州春节联欢晚会的文学主创和节目策划由周龙然担纲,整个晚会的串台词和开场、结束歌曲,也由他来创作。媒体对此十分关注,有报纸戏称“县剧团编剧颇有来头”。今天的周龙然,是文艺界的一匹“黑马”,他的成绩令行内关注,他的歌曲已广为传唱。有人说他是“音乐奇才”,有人称他为“青年词作家”,也有人雅称他为“三峡民谣第一人”。而周龙然却淡淡地说:“我什么也不是,我是农民。”
我是农民
不栽不成材的树,不种不结果的花;
不走弯弯绕绕的路,不说曲曲拐拐的话。
我是农民
喜欢直率痛恨虚假。
——周龙然《我是农民》
农民周龙然,身材瘦小,面黄无须,待人接物实在。
纵观周龙然的作品,不难嗅出一种味儿——泥巴的芬芳。这种清新的感觉,是他从老家茂草坪带来的。时下文艺圈崇尚“某某主义”、“某某文学”,周龙然的一大撂作品归结起来可以算个:“泥巴文学”。但这种灵感不是忸怩作态装出来的,而是大山深处的乡土赋予他的,埋在骨子深处,一提笔就翻涌喷薄。周龙然对故乡对乡村的感觉,不是“爱”那么简单,你不妨听听他对家的吟唱——“生在大山里/长在崖脚下/祖祖辈辈离不开/那片土疙瘩……土地是爹娘/庄稼是娃娃/爱着山里的一切更爱古老的家。”通过他的作品,你可以想象出那个陌生的茂草坪,是个怎样清美的所在:“缥缥缈缈的火塘/粗粗犷犷的山鼓/苦苦咸咸的井水,缠缠绵绵的乡土/神神奇奇的木楼/长长短短的打杵/潇潇洒洒的舞步/生生不息的民族。”
周龙然离开老家后,依旧在玩他的泥巴,那块小时候捏泥人种地时捏季计的泥巴,如今被他捏成了荡气回肠的高歌。《父亲》是周龙然最喜欢的一首词,其实这首词创作之初,他并没有想过要去得什么奖,拍什么MTV,他只是觉得想要给乡下的父亲写点什么,他想用一种方式来弥补对父亲的愧疚,当他在心灵深处为父亲吟唱的时候,透过朦胧的泪眼,他似乎又看见了父亲的白发:“我的父亲在很远的乡下/守着一方田土一个古老的家/每一阵风雨都牵动他心事/他希望所有的苗儿都静静地长大……”
山是沉默的,水是清澈的,树是刚直的,土是朴素的。周龙然作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他拥有这些自然赐给的真诚情怀。而当一切自然的东西凝结成为艺术时,远非那些艳丽词藻和媚俗雕饰所能企及。
农民周龙然不种地了,他像父亲照料庄稼一样照料着他的作品,父亲每年秋天丰收一季,而他的“泥巴文学”也正在走向那个瓜熟稻香的时节。
2002年1月7日,北京中央电视台录音棚内。深情、舒缓的音乐响起,著名歌星毛阿敏熟练地戴上了耳机准备为新歌《山水天地歌》录小样。“山连着水,水连着山,山高水长心相连……”“趟过了水,越过了山,无限风光依旧在眼前。忘不了山,忘不了水,美酒一杯祝福好明天……”唱着唱着,毛阿敏不得不从头再来。
“天一片,地一片,天地区人间到永远。人一片,心一片,天地人间爱无边……”从头再来的毛阿敏还是无法抗拒词曲的感染力,再一次泣不成声,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情绪。毛阿敏说:“这是一首极令她感动的歌曲,大凡有过沧桑经历的人唱这首歌时都会被感动。”
参加录音的湖北电视台导演贺沛轩说:“《山水天地歌》很让人动情,湖北电视台已将此歌曲作为湖北电视台与贵州电视台合办的‘《山高水长》——2002年湖北贵州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歌。”
2002的1月21日晚11点,三峡小城巴东。夜已深了,周龙然依然坐在他的旧电脑前,琢磨那一行行跳跃的文字。而此刻,500公里以外的省城,湖北电视台800平米演播厅内,依然人声鼎沸,气氛热烈。
“山高水长”2002年湖北贵州春节联欢晚会录播已接近尾声。著名歌手毛阿敏款款走上台,由周龙然作词的歌曲《山水天地歌》音乐渐起——“歌一片,情一片,山山水水共笑颜,人一片,心一片,天地人间爱无边……”
用青春标点人生
——记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巴东县电力公司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副经理王克勇同志
他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他是峡江一道亮丽的彩虹;他是从大山中走来的骄子。他就是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巴东县电力公司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副经理王克勇。
王克勇出生在三峡库区巴东县东氵襄 口镇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在6兄弟姐妹中排行老5。家境的贫寒使他非常珍惜求学的机会。1988年7月,年仅21岁的他从恩施州工校毕业后分配到巴东县电力公司潭口水电站从事发变电运行工作。从此,他便与电力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又在三龙洞、虎牙河水电站留下了足迹。1994年,不满27岁的他被任命为虎牙河水电站站长。1995年3月,刚满28岁的他被任命为巴东县电力公司副经理。
当许多人追寻着他成功的足迹,试图探究他成功的奥秘时,他的回答却十分坦然:“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是比别人幸运一点。我能有今天,就是善学、肯干、敢闯6个字。”
刚到电站工作时,同事们便发现这位话语不多的年轻人好学成痴。一下班,当三三两两的电站职工在电站附近漫步时,他却捧着业务书籍看得正入迷;夜幕降临,当许多人进入甜蜜的梦乡时,他的房中却依然灯火通明;年长的师傅们最喜欢这位刨根问底的弟子,不把师傅们肚子里的“油水”榨干,他是不会罢休的。
王克勇平时的生活十分节俭,但在学习的投资上却舍得花血本。他工资的1/5都用来购买各种书籍。他的藏书开一个小书店已绰绰有余。从国有企业管理、哈佛管理、供电企业管理、股份制企业管理到电力行业规程规范、继电保护、安全分析、施工验收等1000多册书籍,花去了他近两万元。他认为这两万元花得很值,“因为我从书籍中得到的知识是无价的。”
从1994年9月到1998年1月,他参加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机电专业的函授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今年初,他又获得了该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
1995年3月,他成为巴东县电力公司最年轻的副经理。公司的许多人都在犯嘀咕:28岁的小伙子,能挑起这副担子吗?王克勇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上任不久,他就组织实施了全县电网的调度自动化。仅仅3个月时间,调度自动化系统就成功运行。原来靠手工操作的旧设备被崭新的微机和自动化设备代替。全县电网实现了遥信、遥测、遥控,电网的安全、稳定、优质、可靠运行程度大大提高。巴东县也成为恩施州第一个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县。初战告捷使他声名大振。
经过多年的摸索,他结合公司实际主持制定了《巴东县电网调度规程》、《巴东县电力公司两票实施细则》、《巴东县高压输变电线路管理办法》,特别是创造性地组织实施了《巴东县电力公司安全风险抵押金实施办法》,把安全全产的责任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人头上,做到月有例会,季有检查,半年有总结,年底有奖惩。他经常深入到基层各生产单位,对设备管理和现场管理现场督办和指导。
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进步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只要看一下王克勇主持进行的技术改造项目,你就不得不佩服这位“少帅”。
1997年,对虎牙河、杨家坝电站的励磁装置进行了微机改造,使发电机组可靠、稳定运行;1998年,对虎牙河、杨家坝、万福河、白磷岩电站的蓄电池进行了技术改造,确保了发电站的安全运行;1999年,实施了电网通信自动化;2000年,对雷家坪35KV变电站进行了综合自动化改造;2001年,对黄土坡110KV变电站进行了综合自动化改造;2000——2001年,对黄土坡、西氵襄 坡、野三关110KV变电站进行了有载调压改造,进一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002年,对虎牙河、白磷岩电站的调速器进行了微机改造……自1995年以来,他共组织实施了20多项技术改造项目,为企业创造效益500多万元。2000年,巴东县电力公司被湖北省政府授予“安全文明生产先进单位”,并多次被授予恩施州、巴东县“安全文明生产先进单位”。
1999年——2001年5月,他还分管农网建设与改造工作。他组织有关人员,及时编制上报了巴东县的农网改造计划,为巴东县争取到了1亿多元的资金。2001年9月,巴东县的农网改造中低压工程顺利通过了省验收。通过实施这一工程,每年为全县农民减负800多万元,电力企业年增收700多万元。
王克勇担任公司领导后,有求于他的人很多。但他从未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私利。有一次,一厂家为联系业务,给他送现金2万元,被他当场严词拒绝;公司的一名职工为了让他在工作上“照顾照顾”,送来现金1000元,碍于情面他未能当场回绝,第二天便把钱交到了公司政治工作部。在农网改造工作中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他从不领取补助和加班工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年来,王克勇多次被州政府、州电力总公司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被巴东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被团省委、省经贸委、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授予全省“青年岗位能手”。
历届全州“十大杰出青年”现状
恩施州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李闯同志
李闯,男,37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1984年12月参加工作。曾任巴东县三峡水泥厂厂长、党委书记,县经济贸易委员会主任,县卷烟厂厂长、党委书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现任野三关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先后当选为恩施州第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恩施州第四次党代会代表。
1988年被团州委记一等功,先后被恩施州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被省政府表彰为“湖北省建材行业先进个人”两次,1997年10月被评选为全州首届“十大杰出青年”。
在任企业领头人,李闯同志治厂有方,两大企业利税屡创新高,他个人也以果敢、务实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钦佩。时任野三关镇的父母官,李闯同志正以饱满的热情,十足的干劲,团结带领一班人,勤政廉政,全身心投入工作,为野三关再立新功。
全州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王联荣同志
或许是对他过去工作成绩的奖赏,也许是对他实践能力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为他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1999年12月,巴东县东氵襄 口镇党委研究决定,借调阳坡村党支部书记王联荣同志到镇党政办公室,主要从事文秘和对外宣传工作,时年31岁。
从他到政府上班的那天起,他没以自己是一个“编外干部”而自居,总是以一个“十杰青年”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他常年奔波在村组农户,跋涉在山岭沟壑,围绕政府工作大局和工作重心,深入调查研究,从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引发深层次理性思考,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工作,较为出色的完成了党委政府交办给他的工作任务。
三年中,他负责起草了该镇“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扶贫开发、民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四个《规划》;编纂了《东氵襄 移民十六年》和《巴东移民迁建第一镇》;直接参与了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产业结构调整、基层班子建设、学校党建和东氵襄 老区建设等专题调研,为党委政府决策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三年来,他围绕“团结、稳定、鼓劲”的主旋律,立足基层、立足东氵襄 ,着力于正面宣传、重头宣传和典型宣传,先后在省、州、县各组党报党刊和电台电视台发表消息、通讯、言论、调查报告等700多篇次,其中《再问:谁主桑田沉浮》、《结构调整:要以农民为主体》、《结构调整:政府演啥角色》等经济报道发表后,对该镇建立桑蚕支柱产业、调整农村工作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关于人民的好村官、“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焦柱昌同志和省直驻巴东农村工作队的先进事迹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连续两年被《巴东报》社、《恩施日报》社评为模范通讯员,2001年在全县新闻出台 作中荣获县委宣传部“政府新闻奖”;2002年在共青团宣传工作中被团县委表彰为“先进个人”。
有人问他:“你工资又不高,又是个借调的临时工,还打算干下去吗?”他说:“只要对组织、对人民有用,无论工资高低,不管身份如何,我是有信心干下去的”。尽管有时为采访坐不起一趟车打不起一个电话,有时为买一本稿纸一张邮票乃至一个信封而曩中羞涩,有时不能顾忌朋友的约请、妻子的召唤和双休日的洒脱,他仍以“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为信条而不懈奋斗。
全州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向孔辉同志
向孔辉,男,1969年9月出生,大学文化,土家族,中共党员,湖北巴东县人。1988年7月毕业湖北省公安专科学校,分配至巴东县公安局工作,先后担任派出所副所长、所长、局办公室主任、刑警副大队长、大队长、现任巴东县公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分管刑事侦察工作,几年来,巴东刑侦队伍在向孔辉同志的指挥下,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有力维护了全县治安秩序稳定,受到省、州公安机关和巴东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
历年来,向孔辉同志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十佳队长”等,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000年3月被评为全省“十大优秀侦查员”;2000年5月荣获“第二届巴东县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2年12月获第三届恩施州“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向孔辉同志,业务精湛,指挥有方,曾组织侦破“1·2”劫车杀人案、“3·17”爆炸案、“6·24”抢劫杀人案等全省闻名的重大案,2001年组织侦破的“1·3”特大江盗水匪案受到公安部表彰,刑警大队荣立“集体一等功”。
全州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燕冰同志
燕冰,男,36岁,苗族,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播音员,现任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台)党组书记、局(台)长。1966年5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巴东县,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月毕业于黄冈地区工业学校丝绸专业,1991年12月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专业。1996年6月任巴东县有线电视台台长,1998年12月任巴东县广播电视台台长,1999年12月任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局长兼巴东广播电视台台长。
近几年,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台)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被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树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巴东模式”在全省推广。
燕冰本人因在工作中的突出贡献,1993年6月被团中央,国家民委表彰为“全国各族青年进步先进个人”受到江泽民、朱钅容 基、李瑞环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2000年1月被湖北省委宣传部授予“全省宣传思想工作改革创新奖”;1999年6月被恩施州委授予“全州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1月被恩施州委宣传部恩施州人事局表彰为全州“十佳宣传思想工作者”;1997、1999年先后荣获全州首届及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01年荣获“全州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多次被巴东县委、巴东县人民政府表彰为“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02年5月被中共恩施州委表彰为“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