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冷月
村民们愉快地玩耍
12月3日,温暖的阳光让人们睡意浓浓。
家住巴东县野三关镇庙坪村的几位村民放下手中的纸牌,甩了甩有点酸痛的胳膊,不约而同地说道:“走,到广场上练练去!”
村民们口中的广场,实则是个只有七八十个平方米的水泥坝子。半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坑坑洼洼的院坝。通过村干部多方积极争取,镇党委出资硬化了这个场地,县文体部门送来了一套健身器材。
虽然只有腰背按摩器、太空漫步机等几样家当,但却成了大伙们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城里人玩,羡慕得很!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也可以享受同样的待遇了!”村民龙某就住在广场旁,一有空就到按摩器上“磨蹭”几下。不少人在她的带动下,也迷恋上了这些玩意儿,按照他们的话来说,“隔几天不来摸两下,心里硬是过不得。”
这个把体育场地建到农民身边、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健身的项目,就是巴东县近年来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号召,根据各级体育部门要求组织实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县文体部门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在项目实施启动时前,对全县原有491个行政村进行了认真排查选址,选定靠近学校、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群众经济基础较好的行政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这些村重视体育工作,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热情高、有传统,村民自愿投工投劳,具备对场地设施管理、维护、使用的能力。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全县各农村社区陆续安装了或多或少的健身器材,这些健身器材的添置,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给农村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场所,也使得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但同时,部分偏远村的村民也告诉记者,这些器材是个摆设。成为摆设的原因,一是器材不能用,由于不少健身器材添置时间较早,长期置于户外,缺少维护,随着长年累月的使用或者人为破坏,不少设施已经损坏,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不会用,现在很多留在家中的就是老人和儿童,能够玩得转健身器材的,基本上都是“无师自通”。
记者也在县城周边的社区内发现,部分采购时间较早的健身器材,确实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要么锈迹斑斑,要么部件脱离,处于半报废状态。
儿童安全监管不容忽视
通过询问,绝大多数居民不知道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很多人都是模仿他人或者跟着电视上学,没有明确的器材使用指导规范。而健身器材使用的主体主要是老人和儿童,极易发生意外事故。
因为缺乏后期维护资金,基本上处理破损不能用的器材只有拆掉或者弃之不理两个办法。“等争取到项目后,再重新安装一套。”一名村干部这样告诉记者。
当前,在农村社区,部分健身器材需要厂家专业人员才能维修,但厂家过了保修期后就不再继续负责维修。若自行修理,不但修理费高,而且资金落实、实际操作都存在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记者采访了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据介绍,在国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政策的扶持下,从2006年至今的9年时间里,全县共实施了各类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18处,其中国家级、省级200处,县级218处。今年,省体育部门又拨付15万专款,计划用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5个,现在正抓紧时间进行场地硬化。目前全县322个村(社区)在管理和维护上实行辖区负责制。该负责人同时还介绍,暂无后续维修资金。
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健身器材的作用?部分县人大代表和群众建议: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农村健身器材管理维护制度;加强引导,设置相应健身器材使用指导牌;充分发挥学教作用,学校体育教师利用课间教学或者业余时间进村指导,让广大群众熟悉健身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积极争取,设立农村社区健身器材管理专项维护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