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公报> 文章
2015年巴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6-04-13 15:02:38
2015年巴东县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3月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践行“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文化引领、产业兴县、开放包容”发展战略,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为下一步与省、州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攀升。201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8845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973万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366977万元,增长8.4%,其中工业增加值317757万元,增长6.7%,建筑业增加值49220万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348501万元,增长11.7%。
    
    人均指标逐年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2015年全县人均GDP达到20905元,同比增加1713元,增长8.9%;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79元、人均储蓄存款14709元,同比分别增长7.9%、11.1%。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2014年的20.4∶41.8∶37.8调整为2015年的19.5∶41.3∶39.2,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
    物价总体平稳。各月CPI环比涨跌幅均在1.0%以内,全年CPI累计上涨2.5%,八大类消费品呈现出 “六涨两跌”的走势。八大类消费品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烟酒类和居住类指数分别为4.4%、4.3%和3.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则一改往年涨幅偏高的走势,全年仅累计上涨0.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以及交通和通信类价格扮演下跌大类的角色,累计跌幅分别为1.6%和1.2%;其余大类价格指数相对平稳。此外,受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稳中求进,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等因素影响,PPI出厂价格小幅回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6%。
      
    市场主体进一步扩大。2015年全县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103户,各类主体总数突破两万大关,达到22096户。年度新增企业789户,新增个体工商户4037户,注册资金4.37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77家,培育省级示范社5家,州级示范社8家,创建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6家。全年新增州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注册绿色食品标志4个。 
    二、农业
    年末常用耕地面积54.4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9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9.61万亩。全年农村用电量5734.4万千瓦时,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1402吨,农业机械总动力36万千瓦。年末全县自来水受益村210个,占总村数的69.8%;通汽车的村301个,占总村数的100%;村通电话率达100%。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834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2973万元,较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增加值90508万元,增长3.6%;林业增加值6850万元,增长3.3%;牧业增加值74915万元,增长7.6%;渔业增加值700万元,增长2.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960万元,增长6.3%。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2.67万亩,比去年增加1500亩,粮食产量22.96万吨,比上年增长1.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73.52万亩,比去年增加5.84万亩,其中油料播种面积25.95万亩、产量2.19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2%和4.8%;烟叶种植面积6.1万亩,总产量8086吨;茶园面积6.6万亩,比上年增长17.9%,其中本年采摘面积3.7万亩,增长6.6%,全年茶叶产量1877吨,增长36.8%。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4177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1%,比去年占比提高11%。
    全年造林面积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4万亩。当年苗木产量73.33万株,油桐籽43公斤。全年林业产值1237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3%。
    全年生猪出栏72.63万头,比去年下降5.4%;年末生猪存栏67.69万头,下降4.2%。全年畜禽肉产量7.08万吨,下降3.4%,其中猪肉产量6.31万吨。全年畜牧业增加值7491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
    全县落实各项惠农资金3866.22万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52.69元/亩,发放补贴资金3219万元;粮食直补10.59元/亩,发放补贴资金647万元。截止年末,全县乡村劳动力资源26.01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4.3万人,外出务工人员8.67万人。
    全力推进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完成异地扶贫搬迁600户,减少贫困人口31124人。全年扶贫资金投入额为4286万元,比去年增长6.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较上年净增8家,累计完成总产值484061万元,同比增长4.0%,实现增加值193260万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6.3%。在总产值中,轻、重工业分别完成产值277009万元和207052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5.8%和下降15.6%。完成规模工业销售产值475521万元,同比增长4.2%;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2%,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17个百分点。
    全县规模工业涉及到16个中类行业,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7245万元,下降64.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92688万元,增长15.9%;医药制造业18414万元,增长8.3%;水力发电业118767万元,增长2.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多降少(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见表1)。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68864万元,比上年增长4.9%;
    全县具有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8家,建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2439人。全年建筑业总产值949307千元,比上年增长29.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9220万元,增长1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67万平方米,增长31.6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6.91万平方米,增长44.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全年施工项目255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56个,比上年减少33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17427万元(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23.1%,其中:500万元以上城镇建设项目投资623882万元,增长0.1%;500万元以上农村建设项目投资205679万元,增长290.9%;房地产开发投资91994万元,增长2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0534万元,下降10.6%;第二产业投资210167万元,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713819万元,增长34.4%。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73.9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7%;竣工面积46.35万平方米,增长32.7%;销售面积48.22万平方米,增长102.2%;空置面积25.62万平方米,增长2.4%。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21946万元,增长124.8%,其中:住宅销售额64370万元,增长48.1%。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6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2.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2851万元,增长11.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3275万元,增长12.4%。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47149万元,增长11.3%;零售业零售额219330万元,增长12.3%;住宿业零售额41119万元,增长11.7%;餐饮业零售额98529万元,增长12.2%。分限额看,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85755万元,下降7.1%;限额以下企业实现零售额420371万元,增长16.8%。
     
    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64800万元,同比增长23.3%;实际利用外资10万美元,同比下降97.3%;实现外贸出口额7711万美元,同比增长13.1%。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县通车总里程达到4691公里,改扩建公路149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达100%。其中等级公路3750.8公里,高速公路70.3公里。全县公路密度按国土面积计算为139.96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为110.38公里/万人。全县规模的物流企业65家,以华润、兴达、金子山、安达、大众、长江港口等为代表的7家注册物流企业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其中县金子山、华润2家物流企业获得AAA级物流企业称号。
    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26213万元,同比增长9.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260万元,电信业务总量22953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7%和10.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94万部,固定及移动电话普及率为77.9部/百人。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发展到3.57万户,较去年增长35.06%。
    2015年全县强化宣传促销,旅游客源市场半径扩大,景区品质加快提升,品牌吸引能力和经济效益增强。全年接待游客555.6万人次,增长14.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8000万元,增长20.4%。全县3A级以上景区达到6个,其中:神农溪为5A级景区,链子溪、巴人河为4A级景区,无源洞、野三关邓玉麟将军故里和寇准文化公园为3A级景区。全县星级饭店14家,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1个。
    七、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81670万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609万元,增长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43100万元,增长6.5%。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1509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118万元,增长6.9%;教育支出59457万元,增长14.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8068万元,增长33.4%;医疗卫生支出39156万元,增长42.2%。
     
    2015年,全县金融业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继续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努力做好“抓发展、推改革、保稳定”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民生金融服务。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77138万元,比年初增加61933万元,增长6.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5170万元,比年初增加61889万元,增长11.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59621万元,比年初增加47931万元,增长11.6%。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14710元,比上年增加1446元,增长10.9%(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见表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拥有各类学校79所,其中:普通中学23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小学(完小)55所。拥有专任教师3125人,在校学生50796人。幼儿园68所,在园幼儿10439人。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5.2%、100%、99.8%、93.5%。小学五年巩固率、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100%、98.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分别达到98.9%和100%。6岁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9.1年。
高考成绩再创佳绩。2015年全县高考参考总人数2861人,上本科线2188 人,上线率达到76.48%,较去年上升7.5个百分点,居全州第一 。其中:一本上线人数725人,二本上线人数652人。谭弘扬等9人被北大、清华高等学府录取。
    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攻关取得新成果。全年有R&D活动的企业达到了12个,其中有4个企业设立了科技机构。R&D活动人员达到了101人。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数21件,拥有全国驰名注册商标1件,发表科技论文34篇,开发新产品项目8个,创造新产品价值20749万元,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5%。
    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年末全县共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261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3030人,农业技术人员396人。
    九、文化体育、广电和卫生事业
    文化事业稳步向前。年末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书量达4万余册。广播覆盖率99.49%,电视覆盖率99.25%。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0家,其中县级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12家,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机构各1个。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99人,其中执业(含助理)医师862人,注册护士683人,卫生防疫人员105人。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卫生机构床位数2151张,床位使用率76.8%,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5.06张,比上年增长18.5%,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4.24人,比上年增长30.1%。人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1%,孕产妇死亡率0,新生婴儿死亡率2.09‰。新农合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新农合参保人数40.86万人,参合率达到96.27%。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49.2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5.72万人,占总人口的52.2%;女性人口23.54万人,占总人口的47.8%。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2.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4万人,城镇化率34.45%。全县人口密度(常住人口计算)为126.81人/平方公里。
    全县全年出生人口5602人,人口出生率为9.67‰;全年死亡人口4759人,人口死亡率为7.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61元,比上年增加1152元,增长11.7%。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3元,比上年增加753元,增长10.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8元,比上年增加1935元,增长10.1%。
    就业创业成效明显。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513人,全年实现下岗再就业73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4288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4400人,其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32856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1296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4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878 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21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6万人。
    城乡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县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3个,床位数1195张,城镇社区服务机构数达到21个,民政事业费支出1.69亿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5839人。年末社区服务机构总数75个,其中社区服务指导中心12个、社区服务中心21个、社区服务站21个、便民利民网点数21个。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7760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839人。 
    十一、住房保障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7290套(户),基本建成3775套(户),竣工分配入住2415套(户),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50户,改造农村危房2588户,改造特色民居1000户,重点镇、特色镇和宜居村庄建设不断推进。
    城市建设管理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园林绿地面积65.7公顷,公共绿地面积9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5%。全县公园(含广场)6个,城市公园绿地面积7.09公顷。城市供水人口9.8万人,年供水总量690万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455万吨。年煤气供气量3.75万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1350吨。城市道路长度86公里,道路面积90.80万平方米。城市各类公共厕所17座,垃圾处理站7个,污水处理厂5个。城市排水管道长度53公里,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4.8%。
    2015年全县单位GDP能耗较上年下降4.38%,比2014年高1.45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单位GDP地耗下降率8.14%。
    全年造林育林2.77万亩,实施天然林管护198.07万亩、公益林补偿160.18万亩。
    全年共发生刑事案件798件,破案84起。交通事故死亡31人,没有发生火灾事故。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11起,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6人。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8人/亿元,比上年下降13.88%。

承办单位:巴东县新闻中心
联系地址::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巫峡路1号 邮编:444300 电话:0718-4334003 E-mail:chaohui_06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