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冷月
每天中午,巴东县信陵镇光明小学的大门口,总会出现这样一幕:一到中午放学时间,校门口就会出现很多拿着饭盒的家长,忙着抢占有利地形,在周边“布置场地”,等着孩子来吃饭。下课铃声一响,花坛、阶梯甚至地上就变成了学生的“餐桌”,一眼望去,宛如一个“大排档”。
这样让人习以为常的现象是正常的吗?5月19日,记者前往该校,对此事进行深“挖”细“探”,深入调查其背后的辛酸苦辣。
【现场:数百家长一字排开,拉起了长龙】
11:00,向立萍老人左手提着两个板凳,右手拎着一个饭盒来到光明小学门外,在校门旁一个药房门上放下凳子靠墙而坐,周围几名家长熟悉地和老太太打起了招呼。为了早早抢到一个就近的位置,向立萍每天十一点之前就要坐车从居住的神农溪小区赶过来,生怕万一到晚了,就只能在人行道上找地方。
随着放学时间越来越近,家长们也越聚越多,记者看到,接孩子和送饭的队伍差不多几百人,从光明小学后大门处一直延伸到行政服务大厅旁。
12:00整,一阵下课铃响,学生从校门口鱼贯而出,家长们一涌上前,焦急寻觅自己的孩子。有些学生开始在附近的小商铺购买方便面等食品,各个摊点和小店被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路上到处是提着塑料袋或塑料盒的学生。整整半小时,校园门口的人群仍然不见消散。
一阵放学潮过后,记者看到,拿到饭的学生站在校门附近风餐露营,两边人行道上,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就有家长和学生的身影,他们或蹲在商铺门口,或直接坐在人行道上;更有许多家长将摩托车推到人行道上,孩子就直接坐在摩托车上吃饭。
光明小学附近的一品牌运动服饰店老板谭女士告诉记者,每天中午学生放学的时候,她的店铺门外便坐满了人,顾客基本进不了门。面对家长送饭这事,谭女士表示很无奈,她认为家长也不容易,都是大老远的为孩子送饭,坐在她店铺门外也是无奈之举,很多熟人还将折叠板凳寄存在她店铺内,每天中午来了直接来取。谭女士商铺旁的大部分商铺老板也有这样的“遭遇”,店铺里都有熟人寄存的板凳。
官渡口镇前面山村的朱昌贵老人已经连续两年坚持来为孙子送饭了,她说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了,想给孩子创造优越一点的学习环境,所以两年前转学到了城区的光明小学,但是午饭就成了问题,虽然自己苦点累点,只要对孩子有好处,吃点苦也值得。许多家长和朱老先生一样都是从周边乡镇将孩子转学到了光明小学的,他们的想法与朱昌贵老人几乎相同,只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
【声音:来回怕麻烦+路途遥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校中午午休时间为12:00至14:25,中间有接近两个半小时时间。但由于该校并没有食堂,学生需要自行解决午饭问题。
有两个半小时,为何不带孩子回家吃饭和休息呢?记者随机采访了近十位家长,他们道出了心中辛酸。这些送饭给孩子吃的家庭大都住得较远,孩子小,上学放学都需要家长接送,如果回家吃午饭和午休,一去一来,路上得要个把小时。加上接孩子要提前去等,就不能提前在家做饭,把孩子接回家再做饭,时间上又来不及。这样一来,他们就选择在家提前做好饭,快到放学时直接送到校门口。
也有家长选择把孩子放在老师家或午托班吃午饭,但由于担心营养不够或食品安全问题,校门口的“送饭大军”依然不少。
住在城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我娃娃原来也是放在别人那儿吃饭,但他口味刁,好多东西不喜欢吃,我只好在家里给他做好了送过来。”
不少家长建议:“建个食堂就好了!”
记者随机采访的数十位家长都表示,希望学校建一个食堂,至少能解决中午学生吃饭问题,家长们也可以减负。
【困难:无政策、无场地,学校有委屈】
就午餐难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县教育局负责人。负责人回应解释称,学校学生人数年年赶超,教室面积都满足不过来了,根本没有多余之地修建食堂。
记者:你们学校对学生午休时在校门外吃饭的情况了解吗?
校方:情况都了解,对于这事我们也感到十分苦恼,也积极想了一些办法,可仍然无法解决。
记者:为什么你们学校不修建食堂解决呢?
校方:我们学校为非寄宿制学校,原则上所有学生中午午休时全部要离校归家吃饭、休息。
记者:如果说修建一所食堂,你们学校有哪些困难?
校方:困难存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项目做支撑,上级明确规定,城区学校学生规模达到2000人以上的不纳入“改造薄弱学校项目”,而我们学校学生已经达到了2193人;二是学校也没有建设场地,无法建造规范食堂。
记者:你们学校修建一个食堂的场地都没有?据我所了解,一个食堂也仅需2000㎡左右的面积吧。
校方:我们校园总面积12255.9㎡,其中教室功能使用情况为全部使用,学生人平使用面积仅占5㎡,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面积,根本没有多余的一丁点儿地方建设食堂。
当记者提及学生在校外就餐,无论从健康还是安全角度都有隐患时,校方很无奈地表示,目前这种状况他们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