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务网点规划> 正文
巴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15-09-02 15:27:00
(2011年1月13日巴东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3次全体会议通过)

  巴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是我县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产业兴县"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编制的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发展布局、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意图和施政方略,是各级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巴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打基础、调结构、提速度、壮实力"的总体要求,提出并实施了"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惠民,全力打造实力巴东、活力巴东、魅力巴东"的发展战略,圆满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为"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成就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总量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9亿元,年均增长19.4%。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五"期末的42:14:44调整为26:39:35。财政总收入达到5.33亿元,年均增长27.2%,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79亿元,年均增长2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68亿元,年均增长1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4.6亿元,年均增长35.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3亿元,年均增长21.6%,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7.5亿元,年均增长21.4%。

  (二)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初步形成水电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新型矿产业集群。2010年,预计实现全口径现价工业总产值42.5亿元,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73家,产值达28.78亿元。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柑桔、魔芋、烟叶、茶叶、中药材、高山蔬菜、桑蚕等特色板块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州级龙头企业达到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16家,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显著。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数达59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5.9亿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376公里,行政村通达率达到100%,沪渝高速和宜万铁路建成通车。电源结构不断改善,水布垭电站、白磷岩电站和杨家坝电站等投产发电,全县水电装机达到200万千瓦。通讯信号覆盖率达到95%。大力实施安全饮水、电网改造、危房改造、生态家园、扶贫开发等项目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四)城镇建设布局实现新优化。围绕将县城建设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名城,重点以黄土坡滑坡体整体搬迁为契机,打造全县的政治、文化、旅游中心。围绕把野三关建设成"民族风情城、绿色生态城、商贸物流城、新型工业城、旅游明星城",打造全县的经济中心。"十一五"期间,投资达15亿元,加快神农溪片区和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布局实现新优化。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0%。

  (五)两库移民搬迁取得新成效。三峡库区累计完成移民投资23.16亿元,搬迁安置48716人、生产安置15349人;水布垭库坝区累计完成移民投资4.7亿元,搬迁安置10758人、生产安置10920人。完成道路复建297公里,县城和东壤口、沿渡河、官渡口、水布垭集镇搬迁建设完成,移民搬得出目标基本实现,库区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三峡工程和水布垭电站顺利蓄水发电。

  (六)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县高考连续十一年名列全州前茅,县一中成为省级示范高中。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县人民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县中医院骨科医技楼基本建成。文体广播事业快速发展,寇公文化公园建成开放,"撒叶儿嗬组合"荣获青歌大赛金奖,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97%,科技成果推广体系不断健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七)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率先在全州成立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启动农村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建立项目投资综合督查和跟踪问效机制,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北京对口支援和省"616"工程力度不断加大,与吉林洮南、浙江镇海、象山及广东斗门等友好县市的合作不断深入。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累计到位资金27.4亿元,利用外资1011万美元,出口创汇6145万美元。

  (八)生态环境建设迈出新步伐。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4个,垃圾处理场6个,新增垃圾处理能力7万吨/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能力638万吨/年。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189.88平方公里。人工造林5.7万亩,封山育林21.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7%。节能目标超额实现,减排任务顺利完成。全年优良天气达到340天以上。

  (九)人民生活提升到新水平。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70元,年均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0元,年均增长8.1%。"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1.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7万人,解决6万人的绝对贫困和8万人的低收入问题。

  二、主要问题

  (一)产业支撑力不强。从经济总量上看,产业块头小、总体实力不强;从集约程度看,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不高;从产业结构看,二、三产业比重偏低,规模企业少,支撑作用不明显;从创新能力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运用程度低,缺乏技术支撑,创新能力较弱,难以形成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拳头产品,自身"造血"功能较差。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建设进展缓慢。宜万铁路、沪渝高速公路虽建成通车,但县内道路交通等级较低,港站设施不配套,特别是没有贯通南北的快速通道,交通可进入性较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毁损现象十分严重,不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工业供电、城镇供水、信息物流等基础条件也亟待进一步改善。

  (三)经济外向度不高。县域经济要素与外部经济要素相互渗透、融合的能力弱,互济性不强。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规模小,有自营外贸出口权的市场主体少,出口业绩极其有限,出口创汇能力不强。招商引资质量不高,特别是利用外资的规模小。

  (四)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审批事项减少、审批效率提高,但干部作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办事拖拉、服务滞后、以罚代管、执法不公等现象还客观存在,招商引资、企业发展、项目建设的人文环境有待优化。

第二节 发展环境

  一、"十二五"时期巴东加快发展面临的机遇

  从"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叠加效应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会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优势产业、民生改善等方面的支持。二是三峡工程后续建设的启动,会进一步加大对库区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屏障建设、移民遗留问题等方面的支持。三是财政部扶持恩施民族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政策创新实验,会进一步加大对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四是国家正在编制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规划的实施,会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的扶持力度。五是国家新一轮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将会为我县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省"两圈一带"战略的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有利于我县加快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步伐,提升旅游配套服务能力。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开发有利于我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发展壮大港口经济。二是省委省政府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和省"616"工程的深入实施,将为我县带来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将为我县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东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载能产业将受到更加硬性的政策性约束,加之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升和外需的萎缩,东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产业梯次转移的步伐将呈加快趋势,有利于我县发挥资源优势,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

  (四)重大项目建设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一是"十二五"时期,沪蓉高速公路、巴东新县城至野三关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建设工程将相继建成,神张高速和郑渝铁路有望过境巴东并开工建设,我县以高速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为骨干的交通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制约巴东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因素将会得到极大缓解。二是黄土坡整体避险搬迁工程、经济开发区的加快建设,将使我县城市功能更加趋于完善,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我县铁矿、煤矸石等资源深度开发,有望迎来重大项目建设机遇。

  二、"十二五"时期巴东加快发展面对的挑战

  就不利因素而言,"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一)国家主体功能分区的战略部署,将会使我县生态保护的压力加大。按照国家即将实施的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划分,对国家限制开发主体功能区的地方提出了在加快发展时更要统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关系。由于我县地质灾害易发,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该规划的启动实施,将会使我县资源性工业发展和相关项目建设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二)巴东在发展格局中面临着区域经济地位竞争的压力加大。从发展布局看,宜昌已被我省列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予以重点建设;万州致力于建设渝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恩施在州域发展布局上,"十二五"期间也作了适当调整。从经济区域看,我县面临激烈的区域经济地位竞争。

  (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改善民生的压力加大。巴东农业人口比重高,收入偏低,贫困人口多,扶贫脱贫压力大。库区移民的安稳致富,失地农民保障、新增就业压力都将进一步加大。文、教、体、卫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事业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建设压力大。

  (四)安全维稳压力加大。巴东属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全县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各类地质灾害点600多处,易发指数居全省之首,地灾防治压力大。同时由于企业改制、移民搬迁、征地拆迁、安全事故等各种矛盾交织,社会不稳定问题触点增多,安全维稳压力进一步加大。


"十二五"时期,巴东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全县人民增强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机制,就一定能克难奋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三节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战略及定位

  一、 发展战略

  "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生态统领、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包容"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壮大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统揽,注重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民生,扩大改革开放,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充分就业,激发创造活力,不  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使全社会人员公平享受经济发展提供的机会和成果。
  二、发展定位

  "十二五"期间,是我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我县巩固发展基础、扩大发展规模,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是我县"转方式、优结构,强基础、提质量,上速度、壮实力"的攻坚阶段,紧紧抓住国家三峡后续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开发和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战略机遇,努力使巴东成为"三峡库区生态明珠县"、"中国旅游强县"。

  三、发展布局

  "十二五"期间,着力构建"一城两翼、南北互动、城乡统筹"的发展布局。即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带动官渡口、东壤口、茶店子等乡镇,以野三关、水布垭为南翼,辐射带动绿葱坡、大支坪、清太坪、金果坪等乡镇,以溪丘湾、沿渡河为北翼,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立足资源区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型矿业、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中心引领,两翼并进,南北互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及奋斗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统领、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包容"的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城两翼、南北互动、城乡统筹"的发展布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为先导,以推进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为重点,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发展条件为保障,以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富裕和谐、开放包容"的三峡库区生态明珠县。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进程
  既要加快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又要兼顾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更要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使全社会成员公平分享经济发展提供的机会和成果。

  二、 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深入进行结构调整,实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并重,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三、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注重城乡经济建设、民生改善、环境保护、村镇建设、公共服务等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共同繁荣。

  四、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更加关注民生,重点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包容社会。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如下: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6亿元,年均增长4.6%;二产业增加值达到47亿元,年均增长20.2%,工业增加值达到42.68亿元,年均增长20.5%;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达到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7.85亿元,年均增长2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左右。财政总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到40亿元,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0%。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二、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26:39:35调整为16:47:37。旅游接待人次年均达到600万,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

  三、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到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75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23元,年均增长15%。减少贫困人口5.4万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四、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十二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州确定的下降目标,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省、州确定的减排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8%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以上。

  五、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

  到2015年,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公路通畅率达到95%以上,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9%以上,基本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六、 和谐社会建设明显加快

  "十二五"期间,主要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5年,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在98%以上,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完成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累计完成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以上。亿元生产总值死亡人数控制在0.5以下。

第三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第一节 发挥资源优势 推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坚持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提高资源加工转化附加值,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培植产业集群,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工业化水平,努力把野三关打造成县域经济中心。到2015年,全县实现全口径工业产值100亿元,年均增长21.3%。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50家,实现产值81亿元,培植产值过亿元企业15家以上,培育上市企业1-2家。

  一、整合力量,大力发展四大产业集群

  (一)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水电工业,加快沿渡河电业续建项目和泗渡河、桥河等电源点建设进程,强力推进支井河、庙坪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到2015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10万千瓦。利用丰富的煤矸石资源大力发展火电工业,快速推进60万千瓦火电项目的核准工作,力争"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加强电网结构建设,提升电网保障能力。到2015年,培植产值过亿元企业3家以上。

  (二)新型矿业产业集群。实施煤炭资源整合与开发转型,加强技术改造升级与可持续利用,巩固提高14个年产6万吨的矿井,建成2个年产30万吨的中型矿井。到2015年,全县煤炭年产量达到150万吨以上。实施铁矿"提铁降磷"技术攻关,加快铁矿产业园建设,力争年产500万吨生铁和350万吨铸件项目,"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产值达40亿元。实施硅矿资源综合开发,逐步延伸硅矿产业链,提升加工附加值。到2015年,培植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

  (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集群。按照"建基地、扶龙头、兴科技、创品牌、拓市场"的发展思路,着力畜牧、白酒、药材、柑桔、茶叶、桑蚕、小杂粮等优势资源的深度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5年,培植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

  (四)先进制造业集群。鼓励、引进和培育建材、电缆、电子、机械、包装、轻纺服装及旅游商品加工等先进制造业。到2015年,培植产值过亿元企业2家以上。

  二、聚集要素,强力打造经济发展平台

  经济开发区是全县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平台。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一区多园"建设。大力建设"水布垭新型矿业园"、"神农石化工业园"、"溪丘物流产业园"、"信陵建材园"和"清太返乡创业园",形成"生态统领、规划先导、一区多园、多业并举、园镇共荣、建管并重"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改进经济开发区管理方式,重点做好规划管理、征地拆迁、基础建设、行政审批、招商引资、跟踪服务、企业培植等工作。进一步聚集人、财、物等要素,举全县之力打造发展平台。鼓励经济开发区及其功能区有效盘活土地、矿产、经营性设施等资源,募集发展资金,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到2015年,经济开发区工业产值达到80亿元,实现税收5亿元。

  三、推进技术创新,创知名企业品牌

  建立科技创新机制,支持鼓励企业广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加快信息化建设,支持企业在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运用科技信息、提高技术水平。实施品牌战略,支持鼓励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在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环保认证、安全认证、注册商标等方面加大投入。到2015年,培育名牌产品5个以上,其中争创中国名牌1个,培育省著名商标12件,州知名商标20件,争创国家驰名商标1件。

  四、培育市场主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围绕"建发展载体、创宽松环境、筑服务平台、抓大户带动"的工作思路,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投资的主体、税收的主体和就业的主体。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返乡创业回归工程,支持鼓励外出务工的有识之士回乡创业,投资办厂兴业。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银企合作。加强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扩大担保额度和范围,为创业者和成长型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服务。力争培育上市企业1-2家。

  第二节 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惠及于民的良好局面,走出一条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服务体系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到201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亿元,规模企业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粮食产出总量稳定在21万吨以上。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省、州新农村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以规划为龙头,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突出重点,丰富内涵,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以产业建设为重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增后劲。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五改三建两提高"为主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建设"宜居村庄",改善村容村貌。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育新型农民为着力点,全面提高基层组织领导农村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城乡统筹为落脚点,引导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到2015年,力争20%的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二、做大板块基地规模,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十二五"时期,按照布局区域化要求和全县立体气候特点,低山地区重点发展柑桔、桑蚕、油桐等产业;二高山地区重点发展烟叶、茶叶、核桃、魔芋等产业;高山地区重点发展蔬菜、药材等产业。按照基地规模化要求,大力实施 "万亩乡镇千亩村"工程,着力打造"七大生态农业产业带",巩固发展28个万亩特色基地、71个千亩村和63个特色专业村。到2015年,柑桔丰产基地达到10万亩,桑蚕基地达到5万亩,油桐基地达到5万亩,烟叶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茶叶基地达到5万亩,核桃基地达到10万亩,魔芋基地达到8万亩,蔬菜基地达到23万亩,药材基地达到30万亩。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环保化、绿色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到2015年,出栏生猪105万头、肉牛1万头、家禽及特色禽类出栏300万羽,其中,特禽100万羽。

  三、培植农业品牌和龙头,推进农业产业化

  全面推广标准化生产,实施产品品牌化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巴东玄参"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绿葱坡牌白萝卜"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到2015年,力争开发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以上,获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4个以上,打造农产品标准产品25个以上。全面推行经营产业化,不断总结完善"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从土地、资金、技术和项目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作用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0家以上,州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家以上。全面推行服务体系化,强化涉农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农技队伍建设。重点搞好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各个环节的技术服务。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搞好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提高农业产业化服务水平。

  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适度扩大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帮助农民增加土地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和城郊农业,推行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努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乡村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十二五"期间,完成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3000户、10500人,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4万人。

  第三节 培育旅游支柱产业 创建中国旅游强县

  "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坚持以旅游为先导,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战略节点和长江三峡独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名城,使巴东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目标。到2015年,年游客接待总量达到6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达20%以上,提供直接就业2.5万人,带动间接就业12.5万人。

  一、 整合资源,完善旅游总体规划

  以景区为核心,以城镇为依托,以交通为串联,以文化为灵魂,构建"三区一带"(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水布垭清江画廊旅游区、野三关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县城环城游憩带)的总体空间布局。科学编制中长期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建设规划。全县其他各类规划编制要服从和服务于旅游规划。强化规划管理与监督,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 提高品位,加快旅游景区建设

  神农溪旅游区突出纤夫文化品牌,完成神农溪风景廊道建设,加快小神农架生态旅游综合开发,辐射带动县城环城游憩带建设,着力把神农溪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水布垭旅游区突出巴人文化品牌,加快三里城巴人发祥地论证开发和清江山水画廊建设,着力把水布垭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野三关旅游区以沪渝第一关、湖北第一镇、世界第一高桥和世界最美山中火车站为依托,辐射带动铁厂荒、绿葱坡高山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环城游憩带以神农小区建设为依托,加快长江三峡(巴东段)风景廊道建设,重点打造寇准文化公园、滨江亲水走廊、巴山森林公园等景区。加快巴人河、链子溪、黄土坡地质公园、格子河石林、大面山风景区等景区的开发和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旅游名镇名村,推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三、 因势利导,打造旅游精品线路

  立足景区生态特色,彰显地域独特文化,发挥"两江四路"(长江、清江、沪渝和沪蓉高速、宜万铁路、新县城至野三关公路)作用,重点打造和推广鄂西生态文化旅游线,即武当山-神农架-神农溪-巴东县城-水布垭-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双神"生态旅游观光线,即宜昌-神农架-小神农架-神农溪-巴东县城-宜昌。三峡至神农溪漂流旅游线,即武汉-宜昌三峡大坝-神农溪-巴东县城-奉节-重庆。清江画廊旅游线,即恩施-景阳大峡谷-金果坪红色旅游-水布垭-长阳-宜昌。

  四、 增加投入,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围绕全县旅游景区布局,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全方位增加投入。完善水陆运输网络建设,形成互联互通、水陆并进的立体交通体系。全面改造和升级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道的旅游公路和景区内部道路、港口、码头。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旅游集散换乘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和几家四星级以上旅游宾馆,全面提高接待能力。完善与各景区相适应的停车场、接待中心、安保、卫生、城镇旅游标识的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五、 规范管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支持引进知名旅游企业合资或独资开发县域旅游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支持县域旅游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创新合作理念,推动与周边地区以及省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开发高端旅游市场,提高整体营销水平。支持成立全县旅游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规范管理。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完善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第四节 发挥比较优势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抢抓各种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新兴行业和重点领域,选择市场需求旺、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商贸、物流、文化、金融、保险、中介等行业实施重点突破,完善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一、 加快商贸物流产业发展
  充分利用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串联功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以县城为依托,以长江巴东港为载体,建设水陆仓储物流中心,带动商贸业的快速发展。以溪丘湾集镇为依托,以物流产业园为载体,建设江北地区仓储物流中心,联结鄂渝商贸业的互动发展。以野三关镇为依托,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建设江南地区商贸仓储物流中心,逐步把野三关建设成为武陵山区农副产品集散副中心和现代物流中转站。加快公路、铁路、港口商贸物流枢纽建设,实现各种物流方式的无缝对接。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建设公共商贸物流信息交流平台,鼓励、引进和支持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到2015年,力争发展3家年收入过5000万元的商贸物流企业。

  二、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以地域文化为特色,大力挖掘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打造"纤夫文化"、"巴人文化"精品,扩大巴东的知  名度和影响力。突出名人文化的价值,大力挖掘和丰富寇准的"农耕文化"、"清廉文化"内含,充分彰显名人文化效应。以现代文化为依托,借助大型表演团体的雄厚实力,大力培育演艺娱乐消费市场。强化市场主体建设重点,鼓励、引进和支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把我县建设成为著名影视拍摄基地、大型文艺表演基地、民族文化展示基地,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大县建设进程。到2015年,力争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企业3家,产值达1亿元以上。

  三、 加快金融保险业发展

  支持金融保险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扩大经营品种规模,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鼓励专业银行增设具有贷款功能的县域分支机构,加强银企合作,充分发挥县域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鼓励农业银行在乡镇设立金融服务网点,支持农村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创造条件创办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不断开发保险新产品,拓展保险服务功能。着力增强金融保险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全面展现金融保险业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业绩和水平。

  四、 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

  按照服务专业化、功能社会化的要求,引导和扶持中介服务业发展,大力规范和拓展会计、审计、税务、律师、租赁、资信、评估、会展和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引进和支持知名中介机构来我县发展中介服务,引进先进服务理念、手段和技术,全面拓展中介服务,规范中介组织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全面提升中介服务业的总体水平。

  第五节 优化县域空间布局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十二五"时期,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结合长江经济带城镇群的总体布局,我县城镇化建设以县城为龙头,以县域经济中心为重点,以乡镇集镇、中心村提质扩容为依托,走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一、 科学规划,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

  坚持把规划作为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的龙头,按照高起点、一体化、全覆盖的要求,在修编完善城集镇规划的同时,统筹编制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中心村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沿江、沿路、沿景区"特色民居建设专项规划,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 彰显功能,优化县域空间布局

  在县域空间上,构筑"一城两翼、南北互动、城乡统筹"的空间发展布局。即以县城为轴心的政治文化商贸旅游城:县域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商贸旅游中心。范围上包括信陵镇、官渡口、东壤口,辐射带动茶店子。以野三关、水布垭为轴心的南翼:县域经济中心,工业产业、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和商贸物流发展的核心区,清江生态旅游、新型矿产加工、清洁能源产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核心区,辐射带动金果坪、清太坪、大支坪、绿葱坡。以溪丘湾、沿渡河为轴心的北翼:神农生态休闲旅游、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区,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发展的核心区。

  三、 因地制宜,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根据县域生产力布局特点,结合各城镇的发展建设条件,突出各自功能特色,按照中心城、镇级市、中心镇、特色镇、新型社区和中心村的层次,构建城镇建设体系。按照"三江六岸"的空间发展布局,抢抓神农小区建设机遇,扎实开展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包括信陵镇、官渡口、东壤口在内的中心城,把县城发展成为产业基础条件好、人口承载能力强、功能完善配套的省级中等城市,逐步达到建市条件。按照小城市建设的规模和标准,推进野三关镇和经济开发区同步建设,把野三关镇建设成为全省经济强镇和镇级市。按照经济发展布局 ,把溪丘湾、沿渡河、水布垭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镇。按照区位条件和产业特色,把茶店子、绿葱坡、大支坪、清太坪、金果坪建设成为各具优势的特色镇。突出抓好20个新型社区和75个中心村建设。到2015年,基本形成中心区域辐射、道路骨架支撑、生态旅游推动、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配套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
  四、 整体联动,加强城镇公用设施建设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提高城镇公用设施水平,改善城镇发展环境。加强城镇电网维护与改造,调整优化电源结构,保证城镇供电用电安全。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加强城镇公用绿地、公共广场、公用停车场、步行系统和公交站台等配置。加强地下管网建设,集中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城镇住房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房地产市场发展。以"住有所居"为目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人口计生、社会福利等逐步向基层社区延伸。

  第六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

  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整合作用,加快以交通、水利、电网、信息网为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一、 争取投入,构建高效快捷交通网

  "十二五"期间,力争完成新建和改建公路3817公里,其中,主骨架公路457公里,重要县道提升省道222公里,省际出口及经济断头路110公里,通乡油路、乡镇连接公路621公里,旅游公路117公里,农林场连接公路22公里,建设村与村连接公路269公里,建制村通畅公路1999公里,农村公路通畅率达到95%以上。"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巴东新县城至野三关高等级公路、神农溪至神农架旅游公路、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延长线秭归至巴东县城、三峡库区江北沿江公路、209国道巴东县城至龙坪改线、209国道县城绕城线、楠木园散货码头接线。积极做好巴东长江二桥、神张高速、郑渝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巴东县城及乡镇客运站、建设野三关公铁联运货运站、神农溪水陆联运货运站。加快长江、清江、神农溪等港口码头建设,将巴东港建成长江三峡黄金水道、鄂西生态旅游圈的重要港口。进行长江和清江干、支流航道整治。新建长江支流渡改桥5座1210延米。规范农村公路管理,抓好公路养护。加强交通行业建设,促进行业发展。支持港航信息中心和道路运输信息管理中心建设,加强水陆交通安全监管。建成以高速公路、铁路、航运为骨架,以国省道和县乡村道路为基础的内畅外联、衔接顺畅、安全环保、高效快捷的大交通。

  二、加强供排水、气、电网建设

  优化县城区供水管网建设,将信陵镇城区、官渡口集镇、东壤口集镇及邻近村庄纳入县城水厂供水范围,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乡镇集镇供水设施建设。加快经济开发区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支持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建设。实施城镇污水管网改扩建配套工程,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将尚未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纳入规划范围,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开展治理。加强对城镇自然冲沟的综合治理,提高城镇防洪抗洪能力。积极争取建设野三关至县城天然气管道支线,改善城镇用能结构。新建神农溪小区、泗渡河、水布垭等3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谭家村、鼓楼、大支坪至绿葱坡、清太坪至金果坪等4个35千伏输变线工程。

  三、加强城乡信息化建设

  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信息网络,推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和现代远程教育。大力推进有线接入网络改造与升级,将光纤尽可能向用户端延伸,提高用户使用率。加大无线网络建设力度,着力提升覆盖效果。大力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提高数字电视的覆盖率。开展农村"信息化乡镇"建设,改善农村信息通讯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信息通讯等现代设施的需求。

  四、多元投资,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发展农村客运事业,在全州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完善和维护农村电网建设,户通电率达到99%以上。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力度,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力争自来水入户率达50%以上。加快农村沼气池建设步伐,新建沼气池3万口,力争沼气入户率达80%以上。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改造,实施低丘岗地和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加强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农村"入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七节 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抓好三峡库区后续发展

  "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启动三峡后续规划的实施,对于加快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全方位、宽领域争取对口支援

  按照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规划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加强合作与沟通,争取北京市政府、市直部门和区(县)给予全方位、大力度的支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三峡办的要求,积极争取省直相关部门的支持,力争省政府下达的对口支援年度包干任务落实到位。按照全省民族地区"616"工程建设要求,切实加强与对口帮扶部门的联系,巩固扩大"616"工程建设成果。根据对口支援工作的需要,不断加强受援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利用各支援单位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加强人力资源、产业发展、项目扶持、物资援助等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同时,按照区域合作、优势互补的要求,积极开展与经济发达地区、毗邻地区和友好县(区)的交流协作,促进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二、精心组织,科学编制三峡后续工作实施规划

  《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是国务院三峡办主持编制的旨在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十年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启动实施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关键时期,以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为指导,围绕我县"十二五"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科学编制我县三峡后续工作实施规划,与承担实施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搞好衔接,加强沟通与合作,增强实施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和针对性。注重处理好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移民安稳致富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规划实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争取扩大投资规模,争取后续投资达40亿元以上,为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支持。

  三、突出重点,着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库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库区干线公路、景区道路、移民居民点公路改造升级,河流航道整治疏浚,城集镇防洪及设施完善,社区教育卫生文体设施建设,妥善处理城集镇遗留问题,改善库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特色产业建设,重点支持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物流产业等建设发展,培植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实施移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提高生活水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水源地保护、水污染防治、安全饮水工程、消落区治理、生态屏障区建设等项目,保持库区良好生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规范水库运行安全管理,对滑坡、崩塌体、危岩体、库岸实施工程治理或避险搬迁,确保工程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八节 加强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包容新巴东

  "十二五"时期,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事业建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加快科教、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努力扩大城乡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确保社会安全和谐稳定。

  一、 科教优先,推进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普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和科普示范体系,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攻克制约特色资源深度开发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发展特殊教育,完成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立稳定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十二五"期间,每个乡镇建1所公办幼儿园,鼓励、支持民办幼儿教育。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优化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到2015年,全县小学调整为68所,初中调整为16所,教学点调整为51个。大力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远程教育、信息化等建设,支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以上。提升高中办学水平,力争把县一中办成国家级示范学校,把县二中、三中办成省级示范高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适时普及高中教育。成立巴东县职教中心,整合各类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将县职中、农广校办成国家级职业教育品牌学校。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县,争创国家教育强县。

  二、 改善条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强化合作医疗基金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卫生,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探索建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应急体系,提高急救能力。支持县级医院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配套设施,改善乡镇卫生院业务条件。支持县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完善神农溪片区医疗服务功能。加强重大疾病、重度精神病防治,控制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疾病流行。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医疗机构和市场监管,提高执法水平。到201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6岁。

  三、加强保护与开发,推进文化体育事业

  繁荣民族文化,打造"撒叶尔嗬"、"神农纤夫"等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广泛社会影响的文体艺术精品名片。打造以纤夫节和巴人发祥地祭拜为代表的大型节庆文体活动。推行经典剧目、歌曲创作工程,积极开展城乡群众文化体育培训、辅导、艺术下乡等服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活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民间传承人保护体系,创建"全国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示范县"。支持巴东影视文化中心建设,发展旅游文化、演艺娱乐、民族民间文化展演等产业。推进惠民工程建设,抓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农家书屋、全民健身等工程建设。发挥广播电影电视网的基础作用,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工程,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加强交流与管理,提高文化体育对外交流水平和质量,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四、落实就业政策,努力促进就业

  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坚持"政府促进就业,市场引导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就业方针,按照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的要求,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扩大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就业局势,完善失业预警机制,控制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营造"创业光荣、创业快乐"的浓厚氛围,鼓励全民创业。积极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人员、城镇退伍军人、残疾人和成年孤儿等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大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开发公益性岗位,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强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5万人。加大劳动监察维权执法力度,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五、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惠及人民群众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6%以上。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加快乡镇、社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积极探索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积极发展老年公寓,建立职工退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区和部分乡镇殡葬设施建设,推进殡葬制度改革。

  六、 加强管理与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

  建立健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策与调控机制。加强政策法规宣传贯彻,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努力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计生工作服务水平。完善利益导向政策机制,积极拓宽奖励优惠层面。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提高计生业务工作水平。加强目标管理,转变人口计生的工作方式方法。加强计生工作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县人口总数控制在51.1万以内。

  七、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确保社会安全和谐稳定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巩固扩大基层民主,规范政务、村务公开,加强社区建设和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渠道。抓好"六五"普法工作,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民兵预备役队伍建设,推进军民共建,深化"双拥"活动。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减灾防灾能力。亿元生产总值死亡人数控制在0.5以下。完善社会应急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进和完善信访工作,确保社会安全和谐稳定。

  第九节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力度,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机制,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三峡库区生态明珠县"。

  一、 资源节约与管理

  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利用活动,发展低碳和循环经济。倡导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耕地保有量维持在4.9万公顷。依法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统筹安排基本建设用地,推进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改善农业灌溉技术和灌溉设施,节约农业用水。开展水资源节约宣传教育,增强民众节水意识。规范煤矿、铁矿、煤矸石等矿产开发与管理,加强对矿产开发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淘汰高污染、高能耗、落后的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调整能源利用结构,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在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方面推广高效节能的新能源照明产品。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按照"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提高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水平。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加强绿色教育。建立覆盖城镇和中心村的回收、分拣和加工利用的废品回收利用网络,推进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提高生活垃圾生物化、能源转化利用水平。推广秸秆、农膜、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矿产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企业清洁生产,鼓励企业之间循环式利用,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最大限度的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三、 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

  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积极争取续建退耕还林工程,切实做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实施,实施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矿山植被恢复、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项目建设。申报建立神农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巴东旅游景区、城市森林公园、骨干交通生态景观林、城镇绿化和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推进三峡、清江库区生态屏障区内植被恢复、消落带生态治理和生态廊道建设。加大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进森林文化建设,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

  四、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开展"长治"八期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重点实施沿渡河坡耕地改造示范区和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加强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监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2.29km2。以长江、清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完成神农溪、东壤溪、万福河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重视县城、乡镇、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库区及影响区的污水与垃圾处理,县城区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置工作,实施港口、船舶污染物转运处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成34处重点地质灾害点的综合治理。开展矿产资源开采产生的污染物治理,开展基本农田土地整理、矿山废弃地复垦与低丘岗地改造2.5万亩。加强城镇环境保护及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积极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第四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

  第一节 深入解放思想 扩大开放开发

  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开放合作意识,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以思想大解放来推动大开发、大发展,奠定规划实施的思想基础。

  一、 坚持解放思想

  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工作方法,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的灵魂、动力和源泉,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从县情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州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巴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切实把区位、资源、政策等各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用发展的观念解决一切;坚持发展产业才是硬道理,努力提高县域经济实力;坚持苦干实干、敢想敢干才是硬道理,在全社会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调动可调动的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思想大解放、观念大创新、事业大作为,加快推动巴东新一轮的大发展。

  二、 深入推进各项改革

  围绕"消除体制障碍、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能"的目标,继续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激发发展活力。积极推行以电子政务为主的政务公开,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简化审批环节,提升行政服务效率。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不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强化财政资金审计监督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创新金融制度,合理防控风险,开发金融产品,鼓励金融重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强化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完善农村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提供产权交易平台,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放开搞活农村经济。探索电力资源就地转化增值途径,争取符合国家规定准入条件的工业企业纳入直接交易试点,降低工业用电成本。深化科技、医药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司法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管理职能。

  三、 努力扩大开放

  强化开放合作意识,善于用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博大的气度来谋划发展、扩大开放。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发相结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益,拓展利用外资的渠道和领域,努力扩大外贸出口,不断提升经济外向度。加强与周边县市、长江沿线、沿海发达地区在更宽领域开展深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实现合作共赢、互融共享式发展。切实抓好对口支援和省"616"工程,争取支持助推发展。积极营造有利于开放、开发和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严肃查处因作风和效能问题影响发展的行为。

  第二节 实施项目带动 强化投资效益

  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加大项目策划、开发、储备和建设力度,扩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效益。

  一、 强化项目培育

  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取向,加强与国家、省、州相关部门的衔接,按照"策划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建立形成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项目培育机制,扩大和优化项目储备,确保"十二五"规划项目库动态规模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确保规划的重点项目进入国家、省、州"十二五"规划项目库。

  二、 强化项目监管服务

  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和服务,实行"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牵头、一个专班运作、一抓到底"的"四个一"的重点项目协调督办服务机制,全面落实项目责任制。建立健全项目咨询评估制度、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追究制度、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绩效评价制度,形成"储备充实、申报及时、实施有效、适时调整、无绩退出"的项目动态管理体系。重点抓好项目的过程监管与服务,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建成廉洁工程、优质工程、放心工程和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三、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综合协调,坚持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各职能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对重点项目特事特办,建立重点项目手续审批的"绿色通道"。保证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资源优先向重点项目倾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第三节 优化政策配套 提供要素支持

  完善与规划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合理配置政府公共资源,引导各类社会资源流向,为规划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要素保障。

  一、 强化人才保障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服务人才发展、开发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结构、发挥人才效用作为推动巴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任务。以培养人才作为加快发展之基,以用好人才作为加快发展之本,以吸引人才作为加快发展之策。加快建设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适用人才为主体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软环境,吸引、交流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加快巴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 强化资金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投资向规划实施的关键领域聚集。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  用,深化银企合作,扩大内引外联,推动企业直接融资。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县、乡两级要设立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加大前期工作投入,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三、 强化土地保障

  建立可持续的科学用地机制,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保障发展用地,允许适时依法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布局,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合理开发未利用地,培育发展土地市场。加强土地资源配置管理,对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可执行《湖北省优先供地目录》的优惠政策,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吸引企业集聚发展。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时,适度向特色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民生等方面项目倾斜。强调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引导工业、人口、住宅集中发展。

  第四节 优化工作机制 保障规划实施

  强化对规划纲要的依据性意识,树立依据规划纲要行政的行为观念,建立健全规划纲要实施推进机制,切实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的推进力度。

  一、 强化规划的组织落实

  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制定年度执行计划和专项规划,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纳入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和县直部门绩效考核。健全政府与公众沟通机制,广泛开展"十二五"规划的宣传和解读,让规划确定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蓝图深入人心,使实施规划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 重视规划的中期评估

  建立健全规划评价制度、实施报告制度、实施中期评估制度和规划调整制度。每年将规划实施情况向县人大报告,向县政协通报,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在规划实施中期阶段,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规划实施期间,如需修订,要与县政协协商,报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三、加强规划的监督实施

  建立社会综合评价体系,接受全县人民的综合评议。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评议。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 
版权所有:365体育比分直播 主办:湖北省巴东县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