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域基本情况
朱砂土小流域位于长江以南、茶店子镇境内,距县城32公里,该流域涉及四个村,862户,3025人,国土面积22. 1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3. 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0%;其中:轻度流失3.29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25%,中度流失3.15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23%,强度流失6. 94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52%,年侵蚀模数为44220吨。人均粮食产量334公斤,人均纯收入232. 00元。
二、合理规划,综合治理
该流域自1994年被国家列入第三期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以来,为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水保局按照长江委《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进行科学规划治理,遵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对该流域进行了实地踏勘,对照万分之一地形图,勾绘土地利用现状图,根据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小流域治理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的要求,做到“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山、水、林、田、路综合防治进行规划,重点突出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连片治理、连续治理,以发展高效经济林为突破口,以建设基本农田为基础,把小流域治理与旅游业生态农业的发展相结合起来,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农民脱贫致富为目的的综合治理模式,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水保富民,水土保持产业和高效生态旅游型小流域。
三、严格工程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
提高水保综合治理质量,严格施工管理,是水保治理的关键。我们一方面抓好本局治理股技术队伍的建设,加强岗位,技术培训,认真搞好规划设计和施工放样,提高水保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大胆探索新的治理模式。1994年起我们推行了“工程化管理”治理模式,即在治理期间实行“五定”、 “五落实”;“五定”即“定流域、定乡镇、定治理年限、定踏勘、规划、设计、定施工管理”。“五落实”即“治理区组织机构落实、分管领导落实、治理任务落实、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治理成果管护落实”。在治理前期,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到流域治理点,按规划设计作出施工方案和投资预算,然后承包到乡镇,并对工程规模、质量标准、施工方法作出具体的规定,由乡镇水保办组织群众按合同施工,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实行工程建设质量监督责任制、统一施工、统一验收、避免人财物的浪费,提高了工效。
在治理期间,我们严把工程质量关。主要作法体会是:
一是精品示范治理工程治理硬件指标是改造坡耕地;在实施中,为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目的,组成了信誉好、技术过硬的“专业施工队”,并选定该流域有威信的领导组织水保改田专业队,实行一个领导带一个技术员,一个技术员带一个专业施工队,由技术人员按照小区规划设计,梯坎的断面图,现场操作施工、定点放线、验槽砌筑,以及砌筑的石料(普坚石以上)预控。通过我们跟踪服务指导、解决了该流域的“专业施工队”工程质量难以上水平、上规模的问题,是继工程化管理之后在实践中探索的一种治理模式,有效地避免了以往千人上山所造成的工程质量差,返工率高的问题。通过五年来的努力连续对25度以下的坡耕地进行改梯造田1691亩,人均占有基本农田达1. 61亩,粮食亩产由治理前的136公斤上升到534公斤,增长3.4倍。
二是在具体实践中,依据规划要求,实行分类指导科学治理;在治理中坚持三个结合,即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由于该流域区位优势独特,气温适中,便于发展高效经济株,主要选定以杜仲、银杏、板栗、苹果、雪梨、奈李、国庆桃为主的高效经济果木林,根据经济林栽植要求,首先选好地块、结合苗木的生长冠径定植株行距,挖窝整地、施足底肥,带墒培细土定苗栽植浇定根水的技术规范。由于正确技术指导,使该流域速建高效经济林1688亩。苗木成活率95%以上, 各种果木亩产值现已达到350. 00元以上。
四、综合开发利用,成效显著
开发利用莲峡河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流域治理,对旅游风景区进行整修、改建、对幼林地进行封禁管育,荒地种植风景树木,配置修建旅游道路、沟渠。生物治理大大改善了该流域的生态环境,并引进外资240多万元,增强了流域的建设,初步形成莲峡河风景区有两洞、一村、一寨、三锁等十二景点组成。两洞为龙泉洞和迷宫洞;一村为狮子山游乐村;一寨为苗家山寨;三锁为莲峡河内三道峡谷,吃、喝、玩、乐一体化,幽、峻、奇、险在莲峡,形成了环境优美、回味无穷的旅游胜地。旅游业的开发和利用大大加快了流域内的农副产品的产、销两旺的好势头。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很大提高,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在旅游业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治理区的人民从中得到了实惠,真正实现了高效、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的小流域。
五、统一思想,理清思路、努力做好水土保持规划治理工作
通过朱砂土小流域精品示范工程的治理,我们深深认识到,只有坚持执行《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水土保持方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施工现场技术指导、严把工程质量关,才能使示范工程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起到示范推动的作用。一是要理清思路、增强水土保持意识,结合实际做好规划,给县政府当好参谋。二是要注重三个有机结合,以提高经济效益,土地资源开发为基础,科学规划,连续治理,防治并重,真正达到高效经济型、旅游生态型的小流域治理模式。
通过治理,五年累计完成坡改梯1691亩,水土保持林5114亩, 经果林1688亩,封禁治理6692亩,保土耕作1620亩,堰塘5座,谷坊2座,拦沙坝6座,蓄水池20口,灌溉水渠11. 76公里,截水沟11. 23公里,沉沙凼49个,完成土石方量55. 91万方,投141. 89万个,水土流失面积由原来的13.38平方公里下降为2.56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83%。从而提高了小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对推动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巴东县水土保持局
二〇〇〇年九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