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湾河小流域位于我县长江北岸的溪丘湾乡境内,属“长治”二期工程范围,全流域41.47km
2,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地面平均坡度在28°以上,沟壑密度为5-10公里/ km
2,气候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降雨量在1100-1400mm之间,多集中在5-9月,并常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历史上这里因立地条件差,土地贫瘠,人们为了生存,无节制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进行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破坏了地貌植被,生态环境恶化,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水土流失日渐严重,旱、涝、坍塌、滑坡等自然频繁发生。据统计,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41.2 km
2,占总面积的57.65%。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治理前人均纯收入只有108元,过着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的生活,群众生活水平十分低下。
1990年,国家将该流域列入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这给该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人们视它为脱贫致富的契机,积极投入水土保持治理,但在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形势下,如何才能搞好水土保持治理,怎样才能增强水土保持的生命力,已成为摆在我们水土保持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过去,我们对水土保持只着眼于治理,忽视了生态效益,在新的形势下,这种观念必须转换,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由过去单纯的生产型管理向生产经营性管理转变,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流域治理要着眼流域经济。为此,我们在治理白湾河小流域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大胆引进股份制,进行流域治理与开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水土保持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把水土保持推向市场,增强水土保持的生命力。近年来,各地为适应市场经济和家庭承包责任制,先后出现了“户包小流域治理”和“拍卖五荒”的模式,促进了治理,我县在“长治”工程中,也推广了户包小流域治理,但这种治理方法,在我县的具体情况下,规模小、质量低、经济效益不好,群众的治理积极性不高,治理效果不好。为此,在白湾河小流域治理中,根据流域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走“发展流域经济,建立经济实体,上规模、上质量、以点带面,最终实行综合治理”的路子。
然而,要建立流域经济,土地归千家万户使用,怎样才能把土地统一起来开发经营呢?我们在总结过去治理的基础上,大胆引进股份制,由政府、村和农户联合开发经营,具体措施是:乡镇府对流域治理进行统一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流域的自然条件,选择茶叶为流域的主要经济产品,建立茶厂,被划去土地的农户,带土入股,厂方向水保等部门筹措资金作为股份,茶厂由厂方统一开发,经营管理,农户与厂方签订合同,合同中协商入股分红的具体办法和分工指标,3年后茶厂收益按每亩20元的红利给农户,以后逐年增加到每亩50元,长期受益,厂方不管经济效益好坏,都得按合同兑现给农户,合同经公证处公证,确保群众的利益,这种方面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接受。股份制的引进,解决了土地归千家万户经营,难组织治理,给上规模和质量的问题。通过5年的开发性治理,流域经济基本形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走股份制的路子是对的。
二、对“六个一”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整个流域治理
白湾河小流域治理中,在引进股份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建立了“六个一”的治理模式:“治理一条流域,开发一片土地,建立一个基地,培育一个品种,成立一个水土保持试验站,致富一方百姓”。
1、治理一条流域。根据治理的要求和原则,进行综合治理,使其达到治理的标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开发一片土地。白湾河小流域在治理过程中,合理开发土地资源,上规模、上质量,5年来共开发连片的坡耕地1000余亩,为发展流域经济,建立茶叶基地打下了基础。
3、建立一个基地。根据白湾河小流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条件,结合治理建立了千亩茶叶基地,为整个流域治理起到了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目前,该流域的群众看到了基地的效益,都在自己的责任田种上了茶树,为流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地也相继成立了铧厂垭等四个茶厂,配套建立了茶叶加工厂,建立茶叶经销网络,使经营、加工、销售一条龙,初步显示了经济效益。
4、培育一个品种。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流域内发展什么,这是关系到流域经济成败的关键。我们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瞄准市场,选择了茶叶这促拳头产品,以此推动流域经济的发展。
5、成立一个水土保持试验站。在流域治理中,结合基地的建立,成立了水土保持观测试验站,用来观测流域的径流、土壤侵蚀、降雨等,提供科学的观测数据,为治理和成果分析服务。
6、致富一方百姓。通过流域治理,发展流域经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流域的经济水平,使流域内的群众脱贫致富。
“六个一”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推动了白湾河小流域的治理,同时对我县其它小流域的治理起到了示范作用。如我县坪阳坝镇在治理红砂河小流域中,积极推广这一模式,建立了千亩富硒茶基地,有效推动了流域治理。
通过引进股份制和“六个一”的治理模式,白湾河小流域治理全面完成治理计划。5年共完成治理面积36.5 km
2,其中:坡改梯4242亩,营造水土保持林19415亩,封禁治理23410亩,农耕措施5520亩,发展经果林1026亩,治理程度达86.31%,完成总投工157.56万个,总动土石方128.9万方。各项指标均达到部颁标准,产生产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流域经济基本形成,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过5年的综合治理,把治理与开发结合起来,以治理保开发,开发促治理,建立了千亩茶叶基地。流域经济基本形成,经济效益初步得到显示。如该流域建立的铧厂垭茶厂500亩茶园已产生经济效益,1994年共产茶叶12500公斤,总产值25万元,创利税近5万元。
2、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通过流域治理,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治理前相比,流域粮食总产量由235.56万公斤上升到322.40万公斤,增长36.84%,人均产粮由349公斤上升到410公斤,增长15%,经济收入由133.12万元上升到483.23万元,增长263%,人均纯收入由172元上升到461元,增长168%。过去处于温饱线下的村,现在不仅解决了温饱,有的已迈向了小康,有40%的农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盖起了新房,电视机等家用电器进入了千家万户,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发展。流域内建立了地面电视接收站,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群众普遍反映,水土保持不仅是一项水土资源保护工程,增强了农业后劲,改善了生态环境,使山区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而且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
3、水土流失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5年的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开始走向良性循环,一是治理区面貌明显改观,林草覆盖率大大提高,与治理前相比,林业用地提高37%,林草覆盖率上升19%。过去的荒山秃岭,现已满目青山,郁郁葱葱;二是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流失面积由41.2 km
2下降到17.7 km
2,减少57.04;三是蓄水保土功能明显增强。随着地表植被的增加,坡改梯后拦蓄径流,坡面水系工程的不断完善,较好地发挥了蓄水保土功能,拦蓄能力提高90%,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白湾河小流域5年的综合治理实践证明:股份制的引进和“六个一”的治理模式,不仅有效地推动了该流域和我县其它流域的治理,而且为市场经济形势下的水土保持治理,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巴东县水土保持办公室
一九九五年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