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瑞勇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读小学的时候,特别喜欢李宗盛唱的一首歌《真心英雄》,或许并不懂歌曲背后折射的人生哲理,但从那旋律和韵调中,无忧童年中似乎听懂了一些成长的艰辛和代价。
每一个婴儿的出生,向世界问好的第一声打招呼就是哭啼,哭的谐音是“苦”,意味着从第一眼看到阳光、呼吸空气那一刻,一场苦旅启幕了。而在这时,婴儿的拳头攥得紧紧的,他也在向世界告知:既然来了,就要狠狠干一把。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再到工作,年轮每增大一圈,阻力就会增加一倍,正是这种阻力成了成长成才的动力。渐渐地,我们懂得了寒冬和腊梅、岩壁和雄鹰、磨砂和利剑的成全,没有无缘无故的苦难,也没有唾手可得的甘甜。其实,风雨和彩虹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去年一次溪丘湾下乡途中,一位记者朋友谭健魁突然给我讲起这样一个人:一个弹花匠,一只手残疾,历经几场火灾、几回惊险,仍把一个棉絮厂办成了样子。这个励志故事人物瞬间激起了我的新闻神经,我和谭健魁约定去做个采访。
原定于当日下午去采访这位创业硬汉,但单位安排了一个县领导调研的采访,紧急赶回了县城。后来,因为种种的偶然和不凑合,采访弹花匠的事儿一直搁在我心里,像一个失约的约定一样,总觉得有些不甘心。
"走,去采访那个弹花匠,算是为我们地约定画个句号吧!“上个月,背上相机包,从集镇驱车不到五分钟,我和谭健魁就来到了茶苑路外侧一个岔路口,只见一栋两层厂房顶上一块“豪洁棉絮”字样的招牌十分醒目。
在棉花加工车间,一个身穿蓝色衣服、口戴口罩的中年男人把一块块旧棉絮喂入机器,一朵朵白如雪花的棉花从出口飘了出来。一只手捡棉花、开机器,一只手缩在袖筒中,很难想象这个男人是一个有故事的弹花匠。
“我的梦想就是办一个棉絮加工厂,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眉清目秀的面庞,看不出半点忧伤,骨子里透着一股坚定和执著。直到这时,我才知道在我记忆中存活了一年人的名字叫谭明杰。
背上一弯弹弓,手持弹花棰、牵纱篾、磨盘,在13岁时,谭明杰就成了一个传统弹匠。拜师一年就学到了真艺,走遍了周边村村落落,挣到的工钱比当时干部上班工资还高,一双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中的重担。
三位数的月薪没有俘获谭明杰的心,“开一个棉絮加工厂”是他永恒的追求。21岁那年,他在集镇租房开办了第一家棉絮加工厂,旧棉絮换新棉絮的加工模式引爆了市场,生意异常的火热。正当购买机器扩大生产,安装生产线时,因机器操作失误,谭明杰不幸失去了右手。
“身残志不残,梦想不残缺,人生就是圆满的。”对于一场劫难,谭明杰却当成了一场炼狱。当东山再起时,妻子离异出走,但这只是噩梦的开始,从2009年8月到2012年8月,两场火灾、两次受伤、一场车祸、家庭破裂,把创业梦击得粉碎。
不能放弃,这或许就是一个考验,或许下一个路口就是成功了,谭明杰偏不信这个邪。借来了一笔钱,买下了一块土地,历时两年时间修好了一个面积300余平米的厂房,生产车间、仓库、消防池、灭火设备样样都有。同时,订单一个接一个,一年20万的产值,谭明杰笑称这是一场悲剧折腾出来的喜剧。
“爱一行,就要干一行,我要把棉絮加工这个产业做成百万产业。”当说起这个梦想时,谭明杰的嘴角挂着微笑,一阵扑面而来的阳光和自信,让人振奋和感动。都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它咬得越深,说明爱得有多深。面对上帝给予特殊的爱,我们只能选择创造成功。
痛苦,是一种人生经历;消化痛苦,就是一种人生阅历。当生命走到山穷水尽时,谭明杰脸上的微笑似乎告诉了我:此刻不放弃,下一刻就有希望。
回望来时的路,展望前进的路,细细想想,我的人生何尝不是这样。从小父母身患疾病,心中没了依靠,如风浪中的浮萍一样,在艰险崎岖的山路上走出山外,学会了坚强、学会了自立、学会了坚守……成功从来不是一场施舍和赠予,它是一场和苦难马拉松长跑结束时的授予。
渐渐地,“简简单单”“随随便便”“轻松松松”……这些词在我奔跑的途中隐身,“坚持”“坚信”“坚定”“坚守”这些词汇成了我的动力源,因为我已明白,在坎坷人生道路上,风雨和彩虹就是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但他们共同演绎了成长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