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萍
一次,在朋友圈无意间读到一名支教老师的文章,备受感动。
“当第一缕晨光射穿薄雾,这里便迎来了一个温馨的晨,此时,耳乡小学的一切都笼罩在柔和的晨光中……耳乡小学的美在于每一寸,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地方。让我不得不留下来在这里支教,让我不得不爱上这个美丽的地方……”
很难想象,这么细腻的文笔,竟然出自一个90后男青年之手,让我忍不住去探究其中的故事。
果然,这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25岁,正是打拼奋斗的年纪,孔洋洲却毅然辞掉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义无反顾来到山区,创办了一支志愿支教团队,每天,带着孩子们学习知识,给他们分享外面世界的精彩,教他们做人的道理……用他的话说:只有和孩子们呆在一起,才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意义。
如今,耳乡小学的孩子们,在支教团队的努力下,都坐上了新课桌,用上了新床,生活条件逐日改善。而孔洋洲,这个原本来自大城市的年轻人,生活却是“每况愈下”:由于没有工资,他每天粗茶淡饭,甚至在过年时连一件新衣都不舍得买……
他在朋友圈写道:“我现在就是一个抛弃了世俗的人,除了支教就是支教。只要有利于支教,我就去,只要有益于孩子们,我就努力。我也是可以和以前一样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至少能赚钱,不对,今天看来是至少我会舍得花钱为自己买一件过年的新衣。最终,却还是选择了长期支教。”
同为九零后,孔洋洲对生活的觉悟和无私、无畏的精神,让我感到自愧不如。
带着一种敬畏之情,我提出对他进行一次专访,而他却说:“采访我倒没必要,我也只是一个平凡的志愿者,况且,我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但要是能多报道下山区孩子们的艰苦生活,引导社会更多地关心关爱他们,那就太感谢了!”
那一刻,我仿佛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层微亮的光芒。
记得学生时代,我们总喊着: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如今,当我们真正踏入社会,在纷繁的现实面前,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呢?
我想,至少,我还得努力。